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清后期(1840~1911年)
清代来华英国传教士与中国佛教--以马礼逊、李提摩太、苏慧廉为例
《晚清名儒年谱》中的自编年谱研究
1899年营口鼠疫流行研究
晚清汉口的美国人--基于《美国驻汉口领事报告(1861-1906)》的考察
马达汉西域考察述论
地域文化及其社会影响--晚清时期在黔湘籍人物群体研究
清末河南传统士绅与新式教育
《平桂纪略》笺注
立宪派对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理解与传播
清末满族留日学生的政治改革主张--以东京《大同报》为中心的考察
李鸿章洋务公文研究
日本人眼中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事件
从浙江荒田清查看同光时期州县的财权
清末筹还国债运动研究
晚清香港保良局和新加坡保良局研究--以妇孺救助为基础
清末广州《岭学报》维新思想与西学传播研究
清末蒙旗社会危机--以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例
试论19世纪70年代中日围绕“琉球问题”的交涉及其影响
晚清婺源商人在广东之研究
袁世凯与北洋新军现代化
传统教育的离异与回归--从经心书院到存古学堂(1869—1911)
《新政和革命交织下的疆臣陈夔龙》
“火”:庚子事变再研究
清代奉锦山海关道研究
袁世凯与清末政局研究
Intelligence Activities of the Japanese Merchant in China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清末法学家的法律文化自信
中央与地方--以清末民初江西地方自治为视角
左宗棠荒政实践研究
清末杭地官绅对新式学堂的应对--以浙江求是书院为例
李棠阶研究
晚清新疆的旱、蝗灾害及社会应对--以吐鲁番为中心
光绪初年吐鲁番基层社会的治理和控制(1877-1884)--以地方民事诉讼案例的分析为中心
晚清抵制外货运动研究
光绪朝雁北地区灾荒研究
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以瑞安孙氏为中心
从晚清中葡澳门交涉看清政府海疆观念的嬗变
江南制造总局的海防译著研究
慈禧“西狩”与清末新政的肇始
清末廷试留学毕业生群体研究
博弈与嬗变:晚清轮船招商局官商关系探赜(1872-1911)
晚清南非契约华工研究
清朝中后期中缅宗藩关系研究
光宣时期吉林旗人生计研究
万承风的家乡关注研究及相关文献辑录
《畴人传三编》研究
晚清满汉政策调整研究
汪山土库程氏家族与基层社会管理研究
永安教案探析
晚清地方财权的扩张--以咸同年间江西财政变化为视角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