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青岛市民文化研究:以报纸所见资料为中心(1922-1937)
近代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衰落探究
近代甘南藏区的政教差异与竞争
德占时期青岛的“华洋分治”与人口变迁(1897-1914)
煤矿业与近代山西社会(1895—1936)
1949年前大同、朔州天主教的传播与本地化
历史时期丽江大研纳西族聚落形态初探
1903—1949年国家边疆开发政策下的康区土地利用及其环境变化
明清民国时期关中农村地权分散原因分析
清代中叶新疆治理中的内地趋势
上海广播与社会生活互动机制研究(1927—1937)
冲突到稳定--上海劳资关系研究(1925—1931)
民国时期陕西地区灾荒研究(1928-1945)
清代常州城市与文化:江南地方文献的发掘及其再阐释
近代汉口港与其腹地经济关系变迁(1862-1936)--以主要出口商品为中心
中古太原士族研究
爱国之道,始自一乡--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
民国以来沂沭泗流域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
明清江南海塘的建设与环境
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另类的摩登:上海的舞女研究(1927-1945)
《元和郡县图志》清人辑补研究
上海公共租界城市交通管理研究
近代上海提篮桥城区研究
新城兴衰—近代闸北城市化研究(1900-1949)
近代上海吴淞地区研究(1898年-1937年)
江苏秘密社会研究(1937-1945)
近代上海静安寺城区研究
清代甘肃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
湘江沿岸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7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
西南边疆城市发展的区域研究--以清代广西城市为中心
四川药材贸易研究--以1891年至1949年为主的考察
川西平原古镇的社会文化变迁--以洛带镇为例(1949-2005)
清代成都交通与城市发展研究
清代武昌城市发展研究
民国时期四川的商标(1937年-1949年)
清代南昌城市经济发展与转型研究
清代长沙城市地位的嬗变
清代成都重庆城市发展比较研究
晚清到民国年间(1902—1949)政府对四川地区戏曲表演活动的介入与控制
20—40年代成都的赌博研究
成都地名探究
皖江流域城市结构、功能及其早期转型研究--以清代安庆、芜湖为例
清末民初重庆民间慈善事业研究
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成都市人力车夫研究
黄龙溪流域水利社会(1760-1949)
重庆近代园林初探
论巴蜀文字与古蜀王
西康建省研究
试析1930—1940年中央与西藏地方之关系--以第三次康藏纠纷为例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