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湖南传统会馆研究
俄侨在哈尔滨的工商业活动及对哈尔滨的影响(1898—1931)
论近代衡阳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
民国时期呼伦贝尔地区移民研究(1912—1945)
从长沙地名看长沙城市文化的变迁
湖南移民史研究(618-1279年)
兴化李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
晚清以来关内移民东北问题研究
论苏州近代城市商业游憩区(1895-1937)
同里古镇现代发展路径之研究
1920年上海米荒中的社会舆论
近代苏州女子学校研究
庐山旅游近代化研究(1895—1949)
近代萍乡士绅与萍乡煤矿(1890—1928)
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
近现代(1885~1937)庐山开发及其社会变迁
环鄱阳湖的民间信仰
民国南昌城市人口现代化研究(1928—1937)--兼与九江、长沙二城市比较
日本对南满铁路附属地的经营及其影响
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汉族生活民俗
近代绥远地区列女研究
程德全在黑龙江的筹蒙改制政策
十九世纪中叶后比利时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慈善活动
青岛的日本侨民及其政治活动(1914—1937)初探
民间信仰与村落关系--以清代至民国的山西太谷为例
宋元明清山西铁矿开采与冶铁业发展述论
从榆林卫到榆林府--明代卫所制度在清代变革的个案研究
20世纪90年代香港安老政策社会效果研究
20世纪上半期沪郊农家生活状况的制度因素分析
20世纪上半期沪郊农家生活状况评估
20世纪陕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火警中的世界--晚清上海租界的消防
晚清陕西士绅研究(1862-1912)--以关中地区为例
20世纪运城盐业变迁研究
近代上海转口贸易研究(1843-1941年)
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
上海钱业公会研究(1917-1937)--以组织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演变为中心
环境·制度·政府--晚清福州开埠与闽江流域经济变迁(1844—1911)
新疆的内地商人研究--以晚清、民国为中心
从中心到边缘--上海老城厢研究(1843-1914)
明清以来徽州茶业及相关问题研究
上海市棚户区空间变迁研究(1927年—至今)
商人、商业与区域社会变迁--以清民国的婺源为中心
上海公共租界的安全秩序管理初探(1854—1927)
1917-1927年的上海钱业公会
20世纪上半期沪郊农家生活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
从填浜筑路看上海中心区的河道变迁
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
生态·社会·共同体--明清以来闽粤赣三边地区生态与社会的互动研究
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