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论巴蜀文字与古蜀王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7-8页
     ·研究背景第7页
     ·研究目的第7-8页
     ·研究意义第8页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第8-10页
     ·一般研究方法第8-9页
     ·比较研究法第9页
     ·心理分析法第9页
     ·三重证据法第9-10页
   ·相关研究成果与分歧第10-15页
     ·蜀文化、蜀国与蜀王第10-11页
     ·蜀的族属、地域与迁徙第11页
     ·三星堆遗址文化的来源和族属第11-12页
     ·三星堆青铜人物雕像第12页
     ·金杖、雕像、神树第12-13页
     ·三星堆文化的宗教第13-15页
第二章 巴蜀文字研究综述第15-22页
   ·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15页
   ·巴蜀文字性质第15-17页
   ·巴蜀文字的整理第17-18页
     ·巴蜀文字材料的搜集第17页
     ·巴蜀文字的分类第17-18页
     ·巴蜀文字的分期第18页
   ·巴蜀文字的特点和内容第18-22页
     ·研究的成果与分歧第18-19页
     ·巴蜀文字与蜀王传说第19-20页
     ·巴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第20-22页
第三章 蜀王蚕丛考辨第22-30页
   ·传统的观点第22-23页
     ·蜀与蚕第22页
     ·蜀山氏与蚕丛氏第22-23页
   ·蜀、蚕丛与蟾丛第23-28页
     ·蜀、蚕与蟾第23-24页
     ·蚕丛与蟾丛第24-26页
     ·蟾丛与蟾崇第26-28页
   ·原因和结果第28-30页
     ·语言和习惯第28-29页
     ·时代背景第29-30页
第四章 蜀王伯雍新考第30-33页
   ·伯雍考辨第30-33页
     ·雍字的含义第30-31页
     ·巴蜀文字中的“雍”第31-32页
     ·伯雍治水第32-33页
第五章 鱼凫、鱼复和鱼服第33-38页
   ·鱼凫和鱼妇第33-35页
   ·金杖的含义:鱼服第35-36页
   ·鱼复第36-38页
第六章 蜀望帝杜宇第38-48页
   ·望帝称号的由来第38-40页
   ·望帝与三星堆文化第40-43页
   ·杜宇的改革与成就第43-48页
     ·统一与扩张第43-44页
     ·部族与疆域第44-45页
     ·杜宇的改革第45-47页
     ·杜宇的成就第47-48页
第七章 开明丛帝考释第48-53页
   ·丛帝的姓名考释第48-49页
   ·丛帝的族属考释第49-51页
   ·鱼凫复国说第51-53页
第八章 结论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个人简历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行为的边界控制
下一篇:政府行为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