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近代上海吴淞地区研究(1898年-1937年)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5页
 一 选题缘起和意义第10-12页
 二 学术回顾和资料概述第12-13页
 三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 基本思路与框架第14-15页
第一章 开埠前的吴淞第15-34页
 第一节 吴淞地域概况第15-22页
  一 地名变迁第15-20页
  二 发展概况第20-22页
 第二节 吴淞口与吴淞第22-27页
  一 吴淞口第22-24页
  二 罪恶的鸦片第24-27页
 第三节 军事重镇第27-34页
  一 吴淞防务第27-30页
  二 战争与吴淞第30-34页
第二章 吴淞地区功能多元化第34-74页
 第一节 两次开埠与市政进步第34-52页
  一 吴淞第一次开埠第34-38页
  二 吴淞第二次开埠第38-40页
  三 城区交通近代化第40-46页
  四 火灾与吴淞市政建设第46-51页
  五 “商港区”第51-52页
 第二节 经济功能的凸显第52-67页
  一 吴淞渔市第52-59页
  二 “因渔而商”第59-62页
  三 工业的初步兴起第62-64页
  四 人口增加及城镇居民生活第64-67页
 第三节 早期教育的摇篮第67-74页
  一 近代教育的兴起第67-70页
  二 高等教育对吴淞的影响第70-74页
第三章 近代吴淞功能多元的终结第74-88页
 第一节 军事功能的延续和反噬第74-84页
  一 频繁的战乱第74-76页
  二 “一·二八”战争第76-80页
  三 “八·一三”战火第80-84页
 第二节 多元化终结的深层原因第84-88页
  一 “吴淞因素”第84-85页
  二 “上海因素”第85-88页
结语第88-90页
附录第90-96页
 一 《吴淞开埠租买地亩章程》第90-91页
 二 《吴淞开埠计划概略》第91-96页
参考资料第96-104页
后记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体绘制的图像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下一篇:关于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