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静安寺城区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静安寺地区历史沿革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资料概述 | 第12-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千年古刹静安寺 | 第16-28页 |
第一节 静安古寺 | 第16-21页 |
一 始建年代问题 | 第16-19页 |
二 历史沿革 | 第19-21页 |
第二节 静安寺庙会 | 第21-26页 |
一 静安寺庙会的兴起 | 第21-22页 |
二 庙会中的商业 | 第22-26页 |
第三节 聚落的形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十里洋场”的西半部——静安寺路 | 第28-43页 |
第一节 静安寺路的修筑 | 第28-32页 |
一 租界扩张与越界筑路 | 第28-29页 |
二 “公共租界第一条西式马路”的开辟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宁静的林荫大道 | 第32-37页 |
一 路政交通的现代化 | 第32-34页 |
二 新式花园洋房的建造 | 第34-37页 |
第三节 雅致的商业大街 | 第37-43页 |
一 有产阶级的休闲天堂 | 第37-39页 |
二 林林总总的精品名店 | 第39-43页 |
第四章 从“后花园”到“消费圈”——静安寺地区 | 第43-71页 |
第一节 租界的“后花园” | 第43-49页 |
一 申园、西园及愚园 | 第43-47页 |
二 静安寺路外国公墓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引入 | 第49-57页 |
一 巡捕房、消防所、邮政局 | 第49-50页 |
二 交通枢纽地位的奠定 | 第50-57页 |
第三节 商业网络的构建 | 第57-65页 |
一 商业网络的初构 | 第57-59页 |
二 消费中心的形成 | 第59-65页 |
第四节 多元的社会结构 | 第65-71页 |
一 多彩异质的市民生活 | 第65-69页 |
二、繁华背后的失序图景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4页 |
参考资料 | 第74-80页 |
后记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