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第7页 |
二. 学术回顾 | 第7-14页 |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因武而昌”:武昌城市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 第16-26页 |
第一节 武昌的地理环境特征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因“武”而“昌”——城堡到城市 | 第19-26页 |
一. 武昌古代城堡的兴废与变迁 | 第20-23页 |
二. 清以前武昌城市的发展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控引江汉:人文视野下的清代武昌政治 | 第26-35页 |
第一节 以署衙庙宇为主体的传统城市 | 第26-29页 |
第二节 政府掌控的近代转型 | 第29-35页 |
第三章 工商“附”官:同政治紧密结合的清代武昌经济 | 第35-48页 |
第一节 因政而兴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 | 第35-39页 |
第二节 官府与武昌近代工商业 | 第39-48页 |
一. 近代工商业兴起时的武昌与汉口 | 第39-42页 |
二. 得益于政府支持的近代武昌工商业 | 第42-48页 |
第四章 文教中枢:清代武昌显赫的教育与儒雅的正统文化 | 第48-67页 |
第一节 从传统教育走向近代教育 | 第48-60页 |
一. 显赫的传统教育 | 第48-51页 |
二. 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 | 第51-60页 |
第二节 清代武昌城市的社会文化 | 第60-67页 |
一. 宗教祭祀文化 | 第61-64页 |
二. 清代武昌的市民文化 | 第64-67页 |
余论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3-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