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边区士绅与边地社会--以民国时期腾龙边区为例
清后期义宁州土客诉讼案卷整理与研究
“寓团练于保甲”到“纳自治于保甲”--近代楚雄基层政治变迁研究
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
近代中国“以夷制夷”外交的历史考察--以曾国藩、李鸿章、孙中山、蒋介石为中心
“一战”时期民国北京政府中立政策实施研究
戊戌时期维新派的条约观
《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云南部分概说
江苏官书局研究
李瀚章内政与涉外活动研究(1865-1895)
咸丰年间皖北地区团练研究
《顺天时报》视野中的民初政局(1911-1916)
近代浙东涉海家族的变迁研究--以台州黄氏为中心
民国西安商业空间研究--以市场为例
近代昌九沿线市镇经济发展研究
从清末新政看清末民变
民族主义社会思潮与民国时期福建学生运动历次高潮研究
移植与转向:近代启喑教育在华源流考辨
喀喇沁中旗“比丁册”及其反映的基层社会问题研究--以道光二十七年和民国八年“比丁册”为例
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
民国时期河南医疗状况研究
近代长沙城市行业组织及其文化的变迁研究
近代香港东华医院内地慈善活动研究(1870-1949)
民初烟酒公卖研究(1915-1927)
晚清李鸿章外交策略述论
“东南互保”研究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潮汕地区慈善救济事业研究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教会置产交涉
近代日本与湖北地区贸易研究(1895~1918)
汪荣宝与近代中日交流(1901-1931)
《清议报》韩国论说研究
民国时期宁夏马鸿逵地方政府禁烟活动绩效评价
中国社会对日本在山东设立民政署反应的研究
民国初年江苏省民事案件审理研究
积渐所致:北洋政府时期河南形象研究
存故与鼎新:民国时期开封城市人文景观研究
民初北京政府赈灾研究(1912-1916)
循吏之治:蒯德模与太平天国运动后的苏州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科学认知研究
民国时期开封城市的公共卫生事业
清末祁县普通晋商家庭生活研究--以《武氏家书》为对象
晚清时期列强在华治外法权问题研究
晚清辽阳士绅与奉天政局
日俄战后清政府挽救东北危局的联美外交
晚清立宪派的政治取向研究
民国时期西安的纸烟业与纸烟公会研究
从张荫桓之死看晚清政局
民国时期宁夏邮政业的探索
黄彭年研究--以直隶时期为中心
国会请愿运动中督抚与立宪派国会观异同的历史考察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