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5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近代云南团练与楚雄地区基层社会控制变迁 | 第15-31页 |
第一节 近代云南团练的兴起 | 第15-23页 |
一、清前期云南基层社会控制 | 第15-17页 |
二、云南团练的初萌 | 第17-18页 |
三、近代云南团练的勃兴及其组织与职能 | 第18-23页 |
第二节 近代云南团练的演变与基层组织的变动 | 第23-28页 |
一、“易勇为兵”与“团保合一”的形成 | 第23-25页 |
二、光绪年间云南团练的再兴及演变 | 第25-28页 |
第三节 近代团练对楚雄社会的影响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开新与因循:近代楚雄基层政治的演变(1901-1911) | 第31-45页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中楚雄地区警政的兴办 | 第31-36页 |
一、楚雄地区兴办警政的背景与经过 | 第31-34页 |
二、团局控制下的基层社会:一个来自镇南的个案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中楚雄地区地方自治的兴办 | 第36-44页 |
一、清末地方自治思想在云南的传播 | 第36-38页 |
二、云南省兴办地方自治的历程 | 第38-42页 |
三、楚雄地区“地方自治”的办理情况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相因与损益:近代楚雄基层政治的演变(1912—1929) | 第45-59页 |
第一节 地方自治的延续、顿挫与再起 | 第45-52页 |
一、民国初年云南地方自治的延续与顿挫 | 第45-47页 |
二、云南地方自治的再起 | 第47-52页 |
第二节 保卫团控制下的基层社会 | 第52-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从自治到保甲:近代楚雄基层政治的演变(1930—1949) | 第59-80页 |
第一节 楚雄地区地方自治的重建 | 第59-67页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思想概述 | 第59-60页 |
二、延伸的国家权力触角:楚雄地区的地方自治和区乡划分 | 第60-67页 |
第二节 调整自治、保甲与云南基层自卫组织的演变 | 第67-71页 |
一、中央法令的调整与云南基层自卫组织 | 第67-68页 |
二、“三位一体”的地方自卫组织 | 第68-71页 |
第三节 保甲制度下的楚雄基层政治 | 第71-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