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建构与真实:晚清来华西人眼中的中国儿童
民国时期孙子学的发展
张德彝与晚清外交
汤芗铭政府与民初湖南社会(1913-1916)
汉阳兵工厂沿革研究
《申报》对滇案的报道与评论研究
沈鸿英与民初广东政局(1913-1925)
民国时期苏北地区大众娱乐生活研究
中国近代新式造纸公司的萌芽与发展
日俄战争时期上海外交研究--以满洲号交涉为中心
论刘坤一在甲午战争时期的军事思想及军事活动
转型时期的江南士绅徐兆玮研究(1894-1911)
民国时期柴达木地区土地开发研究
李提摩太与晚清上层人物的交往—与李鸿章、张之洞关系为例
民国时期开封社会习俗研究
清季新世纪派无政府主义思想研究
《樊山政书》研究
民国公共卫生研究--以《申报》为中心(1927-1937)
清晚期东北地区西丹问题研究
义和团事件与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
从技术层面看沈葆桢的西洋观
甘宁青农民离村问题与乡村社会--以20世纪20-30年代为例
清末民初东北私帖问题研究
近代四子王旗垦务及社会变迁研究
清末章太炎革命话语分析
丁日昌海防思想研究
贡桑诺尔布与边疆事务
民国初期奉天地区基层自卫组织研究(1912-1930)
近代皖江区域市场圈的构建与解体--以和悦洲为中心的考察(1851-1938)
民国时期安徽童子军研究
西方传教士的太平天国观(1853-1864)
民国时期之江大学宗教教育的历史考察
近代安徽矿业地理初探(1840-1945)
近代中国“离婚”概念考析(1912-1937)
《海国图志》研究
民国时期天津妇女社团研究--以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为考察对象
民国时期安徽的盐业研究(1912-1937年)
“绝不归骨故山”:近代上海关于火葬的争论及实施(1895-1949)
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变革
民国时期甘青特有民族新式教育研究--以信仰伊斯兰教民族为对象
清末民初天津公共图书馆的创办与发展研究
清末民国国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国民同盟会运动研究
清同治年间关中回民移民研究
《湘军志》的史学思想及其史学成就
中国近现代金融广告研究
近代中国省政研究--以浙江省为中心的考察(1900-1937)
晚清中下层京官的日常生活
1872-1891年外销茶在国际市场竞争衰败之研究
19世纪中叶中国口岸知识分子研究--以王韬、洪仁玕和容闳为中心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