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科学认知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8-20页
    1.1 选题意义第8-9页
    1.2 文献概述第9-14页
    1.3 选题依据和框架分析第14-18页
    1.4 论文重点、难点、创新点第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20页
2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科学概念的认知第20-25页
    2.1 关于科学内涵的认识第20-22页
    2.2 关于科学方法的分析第22-25页
3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科学功能观:改造国民文化第25-34页
    3.1 “破旧”:以科学知识反对传统文化糟粕第25-29页
        3.1.1 以科学批判孔学第25-27页
        3.1.2 以科学辟灵学第27-29页
    3.2 “立新”:以科学理念培育“新青年”第29-31页
    3.3 “观世”:以科学态度看待欧战第31-34页
4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科学功能向政治领域延伸的认知第34-46页
    4.1 科学功能延伸到政治领域及其表现第34-38页
        4.1.1 胡适改良主义思想简述第34-36页
        4.1.2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批驳第36-38页
    4.2 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第38-46页
        4.2.1 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内涵第39-42页
        4.2.2 阐述中国革命策略及支持国民革命第42-46页
5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科学功能认知演变的原因探析第46-55页
    5.1 世界形势及其趋势的影响第46-48页
    5.2 西方列强和苏俄不同对华政策的影响第48-51页
    5.3 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影响第51-55页
6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对科学认知的评价与当代启示第55-61页
    6.1 避免全盘西化,树立文化自信第55-57页
    6.2 避免唯科学伪科学,树立求实的科学观第57-58页
    6.3 避免理论脱离实际,树立实践的科学观第58-61页
7 结束语第61-62页
8 参考文献第62-66页
9 附录第66-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东汉石刻看孔子在此期的文化地位和政治地位
下一篇:全面抗战时期浙江工业布局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