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樊山政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一、选题缘起、目的及价值第7-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9-10页
    四、内容结构与创新第10-11页
    五、作者生平与《樊山政书》内容概述第11-13页
第一章 《樊山政书》中公牍类型第13-24页
    第一节 批复第13-20页
        一、批禀词第13-14页
        二、批呈词第14-15页
        三、批控词第15页
        四、批详第15-16页
        五、批词讼册 清册秋审簿第16-18页
        六、批夹单、保状、批清摺等第18-19页
        七、代批第19-20页
    第二节 详、咨、札、判第20-22页
        一、详第20-21页
        二、咨第21页
        三、札第21-22页
        四、判第22页
    第三节 牌示、章程、序等政论性文章第22-24页
        一、牌示第22-23页
        二、章程第23页
        三、序等政论性文章第23-24页
第二章《樊山政书》中公牍内容第24-37页
    第一节 司法类公牍内容第24-32页
        一、“词讼”类公牍第24-29页
        二、“案件”类公牍第29-30页
        三、其他司法类内容第30-32页
    第二节 行政类公牍第32-37页
        一、财政第32-34页
        二、民政第34-35页
        三、教育第35-36页
        四、车马第36-37页
第三章 《樊山政书》中的地方法政第37-51页
    第一节 地方行政第37-39页
        一、行政事务类型第37-38页
        二、官吏的监督考核及衙蟲问题第38-39页
    第二节 地方司法第39-45页
        一、审级与管辖第39-40页
        二、地方涉讼案件类型第40-41页
        三、诬告、越诉问题第41-42页
        四、司法监督第42-43页
        五、情理与律例适用情况第43-45页
    第三节 樊增祥法政思想第45-51页
        一、培育人才,振兴中华第45-46页
        二、重视教育,开化民智第46-47页
        三、改法修律,循序渐进第47-49页
        四、务实重情,灵活司法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性问题之思辨
下一篇:限制与自由—多形态品牌标志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