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鲁迅风”研究:论争、杂志与同人
抗战时期梅娘的跨语/跨域书写(1931-1945)
吕碧城的异域之旅与自我追寻--以《欧美漫游录》为中心
论40年代沈从文文学理想与编辑实践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中的隐性知识分子话语--以《红日》、《红岩》、《红旗谱》为例
论张爱玲小说与散文中被遮蔽的幽默
美国汉学界的沈从文研究--以夏志清、金介甫、王德威为中心
上海咖啡馆与文学
张爱玲的流亡书写
“反崇高”的流变--从80年代的王朔到90年代的朱文
苏雪林与中国文学的性灵传统
民国女性发式与现代文学叙事研究
沈从文新宗教观论
论林语堂的历史叙事
论沈从文笔下的乡土社会
论凌叔华的情爱书写
1928年上海《中央日报》副刊的梳理及研究
自我与他者之间--论老舍笔下的日本形象
乱世的见证叙事--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
电闪雷鸣式的生命奇倔--论现代文学中的极致化“疯女”形象
从改革家到土皇帝--论蒋子龙、李佩甫笔下的农民卡里斯马
苏雪林早期文学批评论
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中的新诗观
地域文化视域下李劼人与沈从文创作的比较研究
转型与流变:周瘦鹃后期创作与心路研究
大轰炸与作家创作概述
论王统照的文学创作与酒
朱自清文学教育研究
闻一多文学教育研究
1938-1942年解放区文学论争研究
巴金的日本认识的嬗变--对20世纪30年代巴金在日期间的考察
沈从文文学批评研究
上海“孤岛”文艺通讯运动研究
20世纪30年代左翼与海派文学中的上海形象
《青岛民报》(1932-1937)文艺副刊中的青岛想象
想象的“邻邦”:现代文学中的苏俄书写研究
论成仿吾文学批评的社会性与浪漫性倾向
论沈从文的早期湘西书写
欧文·白璧德与《学衡》知识分子群研究
论徐志摩刊物编辑的现代性
蒋光慈笔下的上海书写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离婚叙事
四十年代自由主义文学研究
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文学创作--兼论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及现实意义
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中国现代小说的“电影化想象”
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辜鸿铭与鲁迅比较研究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文学研究
胡适报刊宣传活动与其新闻传播学说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蛮陋婚俗研究
《小说月报》革新期(1921-1922)副文本研究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