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二、研究价值与目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老舍笔下的日本形象谱系 | 第15-28页 |
1.1 社会集体想象层面的“日本形象” | 第17-21页 |
1.2 “相异性”的日本形象 | 第21-25页 |
1.3 超日本形象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符号学解读老舍笔下日本形象 | 第28-39页 |
2.1 套话“小日本” | 第28-33页 |
2.2 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等级关系——中日之间的对立项 | 第33-36页 |
2.3 故事情节 | 第36-39页 |
第三章 老舍笔下日本形象的主要成因 | 第39-46页 |
3.1 长时段因素 | 第39-41页 |
3.2 作家自身的因素 | 第41-46页 |
第四章 老舍笔下日本形象的意义 | 第46-56页 |
4.1 深度探寻他者文化的“相异性” | 第46-50页 |
4.2 在他者言说中反观本土文化 | 第50-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