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吴伟业文学研究
消费时代: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研究
延安文学研究史论(1937-1977)
宋元明话本小说中的性别书写与价值观念变迁研究
吴中潘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以潘奕隽、潘世恩、潘祖荫为主
《六十种曲》研究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现代性研究
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
媒介变迁与当代文学转型
房中文化与宋前文学涉性描写
论余华小说文本中的“重复”现象
回到历史现场--从接受视角重新认识《狂人日记》
翁方纲题跋研究
“政治”与“文学”的合体—20世纪50-70年代冰心著译论
论王弼易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没落王朝的背影--当代满族作家的族性叙事
林佩芬历史小说明代帝王形象研究
论老舍小说创作中的文化立场
毕业创作:雪未化(电影文学剧本)毕业论文:发现真实的自我—剧本《雪未化》的主人公形象塑造
中国穿越小说的神话原型解析
近现代中国形象塑造中的作家文化身份建构--以《中国人的特性》、《中国人的精神》与《吾国与吾民》为例
元代大都词人用韵研究
魏晋南北朝琴诗研究
一个知识分子智慧和良心的见证--论杨绛的文学创作
滦州影戏剧本历史题材研究
论张正隆的史传报告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现代作家熊式一文学创作研究
张爱玲参差对照文艺观研究
明代小说中的异国形象
元杂剧中神话因素剧研究
君子儒与小人儒—《三国志通俗演义》研究
《人物志》视野下的三国人物
唐末文学风气与徐寅诗赋
保禄·维亚尔搜集版彝文《创世纪》整理研究
南朝佛教与文人--以谢灵运、萧子良、沈约为例
历史视野下的人性万象--铁凝小说论
《牡丹亭》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
黄振华满族民间故事的自然观研究
《沧浪诗话》在北美汉学界的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
汉赋与两汉士人心态研究
《诗经·郑风·萚兮》的东亚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组诗研究
《诗经·郑风·子衿》研究
章太炎《诗经》研究
南北朝学术文化视野中的《刘子》研究
刘因文艺思想研究--基于诗书画的综合考察
《宛陵群英集》研究
《傅文恪公全集》研究
《诗经·大武》研究
元末明初流人文学考论--以临濠、云南等地为中心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