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儒与小人儒—《三国志通俗演义》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之溯源 | 第12-32页 |
1、孔子 | 第13-21页 |
1.1 “仁义”学说 | 第14-18页 |
1.2 创办私学 | 第18-21页 |
2、子夏 | 第21-25页 |
2.1 “博文约礼 | 第21-24页 |
2.2 “事功”之学 | 第24-25页 |
3、思孟学派 | 第25-32页 |
3.1 “内圣”之学 | 第25-28页 |
3.2 “趋时”之说 | 第28-32页 |
二、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之演化过程 | 第32-50页 |
1、中古时期之君子儒和小人儒 | 第32-40页 |
1.1 秦汉 | 第32-36页 |
1.2 魏晋南北朝 | 第36-37页 |
1.3 隋唐 | 第37-40页 |
2、近古时期之君子儒和小人儒 | 第40-50页 |
2.1 宋朝 | 第40-45页 |
2.2 元代 | 第45-50页 |
三、《三国志通俗演义》之纵横儒 | 第50-70页 |
1、纵横儒之流变 | 第51-58页 |
2、《三国志通俗演义》之纵横儒 | 第58-70页 |
2.1 朝秦暮楚 | 第60-62页 |
2.2 热衷趋利 | 第62-65页 |
2.3 崇智尚诈 | 第65-70页 |
四、两家议君子、小人儒 | 第70-86页 |
1、儒家、纵横家之同 | 第71-73页 |
2、儒家、纵横家之异 | 第73-77页 |
3、总结 | 第77-86页 |
余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