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油料作物
--
油菜籽(芸薹)
油菜马铃薯间作与磷效应研究
油菜花芽分化调节机理研究
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杂种组培及后代性状比较
湖北省油菜氮磷钾肥施用效果及肥料推荐用量研究
硼、镉对不同油菜品种生长发育、镉吸收分配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对硼的吸收和转运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转基因油菜对土壤磷吸收利用的研究
利用TILLING技术筛选油菜根毛突变体及根毛发生发育相关基因的分离
甘蓝型油菜硼高效连锁标记的筛选与基因定位
白菜染色体特异性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p的分子标记筛选与初步定位
人工合成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基因的精细定位
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区段的比较分析与特异标记的开发
甘蓝型油菜SSR核心引物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
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与含油量及其相关性状QTL的定位
甘蓝型油菜A8连锁群含油量QTLs及其遗传累赘分析
甘蓝型油菜与白菜比较作图和比较QTL研究
油菜菌核病抗性相关基因EIN3及3A06和6C02的功能研究
两种外源抗生素对菜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的研究
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及DH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农艺、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油菜(Brassica napus L.)化学催熟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
甘蓝型黄籽油菜分子标记与种皮相关基因同源性比较
油菜芥甘杂交培育的渐渗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评价
油菜高油酸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
钼氮和渗透调节物质富集对油菜生长及硝态氮累积利用的影响
不同品种油菜对不同供氮水平的反应差异研究
ANS基因转化芥菜型油菜的研究及DFR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油菜种皮厚度的研究
基于生物信息学对油菜fad2基因的综合分析
BN-PAGE分析油菜种子蛋白差异体系的建立
甘蓝型油菜油酸性状的遗传与QTL定位
甘蓝型油菜中A、C组FLC1与FLC3基因的表达分析
油菜化学催熟技术研究
油菜突变体库构建与激素反应基因克隆分析
脱落酸调控油菜素甾醇初级信号通路的研究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特长角性状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甘蓝型油菜胎萌性状的遗传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化学杂交剂“化杀灵”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败育研究
pCAOxO-PM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导入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花色基因的QTL初步定位
“油研1707”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植物化学杂交剂的作用特征与机理
苗期硝态氮累积与油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关系
甘蓝型油菜不同细胞质类型特异分子标记的研发及应用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01A的选育与研究
不同基因型油菜氮效率的差异研究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