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表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自交不亲和性概述 | 第9-10页 |
·自交不亲和性的分类 | 第10-11页 |
·芸薹属孢子体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理 | 第11-13页 |
·芸薹属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的生化反应 | 第13-15页 |
·芸薹属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 | 第15-16页 |
·芸薹属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进化 | 第16-19页 |
·双基因进化模式(Two-gene model) | 第17页 |
·中性变异体进化模式(Neutral-variant model) | 第17-19页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9页 |
·D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PCR扩增 | 第21页 |
·PCR扩增产物片段回收、克隆、测序 | 第21-22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First-strand cDNA Synthesis) | 第23页 |
·3′和5′RACE反应 | 第23-25页 |
·Northern杂交 | 第25-27页 |
·Realtime PCR | 第27-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49页 |
·甘蓝型油菜S-1300的S位点SRK、SP11和SLG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29-39页 |
·引物的设计 | 第29-30页 |
·S-1300的SRK全长基因序列及其结构分析 | 第30-34页 |
·S-1300的SP11全长基因序列及其结构分析 | 第34-36页 |
·S-1300的SLG全长基因序列及其结构分析 | 第36-39页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S基因型鉴别的分子标记体系 | 第39-44页 |
·SCAR标记 | 第39-42页 |
·多重SCAR分子标记体系 | 第42-44页 |
·SRK、SP11基因的表达 | 第44-49页 |
·Northern杂交 | 第44-46页 |
·Realtime PCR | 第46-49页 |
5 讨论 | 第49-53页 |
·S-1300的S单倍型 | 第49页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标记 | 第49-50页 |
·SP11基因和SRK基因对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用 | 第50-51页 |
·自交不亲和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 | 第51页 |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性分子机理研究前景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