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油菜氮素营养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氮素对油菜养分累积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10-11页 |
·氮素对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11-12页 |
·氮素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 第12-13页 |
·硝态氮在作物中的累积 | 第13-19页 |
·硝态氮的生理作用 | 第13页 |
·硝态氮在作物体内累积的生理机制 | 第13-14页 |
·硝态氮累积的影响因子 | 第14-18页 |
·硝态氮累积的防治对策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施氮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 第19页 |
·油菜苗期硝态氮累积与植株生长的关系 | 第19页 |
·油菜苗期叶柄硝态氮累积与后期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关系 | 第19页 |
·油菜收获期产量、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设置 | 第19-20页 |
·采样与测定方法 | 第20-22页 |
·苗期采样与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收获期采样与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施氮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 第22-29页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施氮对不同品种油菜的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 第22-23页 |
·施氮对不同品种油菜各器官干重的影响 | 第23-24页 |
·施氮对不同品种油菜各器官含水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不同品种油菜各器官的硝态氮含量 | 第25-26页 |
·不同品种油菜各器官的硝态氮累积总量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油菜苗期硝态氮累积与植株生长的关系 | 第29-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地上部各器官鲜重 | 第30-31页 |
·地上部各器官的硝态氮含量 | 第31页 |
·油菜叶片硝态氮含量与植株鲜重、干重、含水量的关系 | 第31-32页 |
·油菜叶柄硝态氮含量与植株鲜重、干重、含水量的关系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油菜苗期叶柄硝态氮含量与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关系 | 第36-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不同品种油菜苗期叶柄的硝态氮含量 | 第37页 |
·油菜苗期叶柄硝态氮含量与后期生物量、产量的关系 | 第37-38页 |
·油菜苗期叶柄硝态氮含量与植株性状的关系 | 第38-39页 |
·油菜苗期叶柄硝态氮含量与收获期植株吸氮量的关系 | 第39-40页 |
·苗期叶柄硝态氮含量与籽粒品质的关系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第六章 不同品种油菜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 | 第42-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主要产量性状表现及与产量的关系 | 第42-44页 |
·主要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析 | 第44页 |
·不同品种油菜主要品质性状指标表现 | 第44-45页 |
·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第45页 |
·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第45-4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