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移动社交对网络购物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真实型领导感知、员工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视线追踪的交互式突显的研究
大学生焦点解决思维模式、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情绪效价对语义饱和进程的影响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研究--以杭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
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对3~5岁幼儿心理韧性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和风险水平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框架效应的影响
公众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面孔认知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的作用研究
大学生恋人的关系信念、冲突应对方式对其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文字排版方式及信息量对路网空间表征的影响
手机3D菜单与2D菜单绩效比较研究
不同奖励方式、奖励实施者对合作秩序建立的作用
3-9个月婴儿对本族和他族面孔眼动扫描加工的发展
结构信息加工和特征信息加工对面孔识别能力的影响
面孔可信度和行为在幼儿信任判断中的作用
自发特质推理中的内容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弹性特质成分探索、问卷编制及发展变化特点研究
面孔整体加工的种系特异性
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膜谷氨酸AMPA受体的影响
基于EEG的损益模式下的跨期决策脑机制研究
认知能力对跨期决策的影响
面孔识别种族效应的视知觉特性:行为、训练和眼动的研究
来源记忆中情绪效应的ERP研究—特质焦虑和呈现时间的调节作用
解释偏差训练效果及其对训练前记忆的影响
期限与调节聚焦对期限效果的影响
成人依恋风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精度需求和特征数量对视觉工作记忆容量资源分配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自我/母亲参照效应及其ERP研究
儿童掌握动机稳定性及其与母亲情感性支持和认知性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内心平静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共情与受害者识别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情绪的中介作用
年轻员工群体常见的心理游戏型态及分析模式的建构
中国家庭的心理游戏特征分析
工读生禁止讯息的结构及问卷编制
驱力行为的测量及其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
氧化震颤素及其与SCH 23390联合给药对大鼠冲动决策的影响
正念训练对疼痛体验和疼痛反应的影响
初中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际关系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探究
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对冒险性的影响
情绪韵律和竞争环境对口语词汇识别的影响
种族内隐态度的ERP研究
先行刺激一致性与任务准备对反应重复效应的影响
前扣带回与眶额皮层参与风险决策的不同过程
面对来自“第三者”的威胁--有关爱情嫉妒的行为与经颅磁刺激研究
母亲控制策略与3岁儿童顺从行为的关系: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比较
社会隔离与同伴状态对青春期大鼠吗啡行为敏感化及新颖环境偏爱的影响
人格特质与正念的接受情况、练习效果的关系
大鼠前扣带回和海马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时对记忆的再启动
上一页
[212]
[213]
[214]
[215]
[2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