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阳嘉新制与东汉中期政治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治蒙机构研究
宋代殿试研究
北宋前期从政争走向党争的历程及其影响
孙中山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当前我国人事考试工作安全问题研究
明代甘青李、鲁土官家族研究
清代胥吏制度及陋规研究
清末民初贵州地方自治思潮研究
明治前期内务省行政功能研究
北宋前期班序制度初探
唐代太府寺研究
唐代中后期宦官财经权力的扩大
从结构和政治行动者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民主转型
国民党视野中的马克思学说研究(1927-1937)
中国古代德育的人际环境研究
民国云南怒江地区政治制度研究
论虎门销烟对当代中国禁毒工作的启示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倮夷”“汉化”问题研究--以保山县摆榔保公所的香堂人为例
孙中山民生史观及其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云南户政
古代官箴的为官理念
民国时期残疾人的慈善救济(1912-1937)--以上海城区为视角
清代养老思想与措施研究
清代边疆治理经验研究--以宗教事务管理立法为视角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警政制度研究
明代科举功名终身化研究--基于身份赋予的视角
隋唐时期养老思想及措施研究
北宋东京城治安问题研究--以城市管理为视角
刚毅及其《牧令须知》中的文书学论述初探
法律视域下的唐代户籍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廉吏的行为动机和面临的环境
民国十年(1927-1937)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互动研究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考录任用机制研究
论民国乡里的调解
孙中山的人民观研究
拉卜楞事件中的黄正清与宣侠父关系研究
政治资本与金融发展--基于清代传统金融业的实证研究
宋代循吏管理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官德建设的现代启示
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的生成、变迀和启示--以历史制度主义为视角
唐代江南道进士群体研究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藏政策比较研究(1912-2012)
清末责任内阁的设立与利益集团博弈
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与意识形态建构(1920-1937)
民国时期湖北保甲制度与乡村社会(1932-1949)
明清南番顺市镇中的里
北宋宰辅制度研究
民国时期云南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西汉谏议制度研究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