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君臣相通”与“君尊臣卑”--中国古代官僚服饰政治功能的两个维度
唐代宦官使职体系研究
民国时期内地人眼中的西藏--以报刊为例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论析
孙中山社会救助思想研究
民国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发展研究--以十三世达赖喇嘛执政时期为例
在冲撞与和谐之间--康雍年间广西土司与中央王朝关系变动轨迹探析
唐代卖官现象研究
清代珲春副都统衙门及其辖区研究
民初筹备国会事务局研究
清朝以来我国行政区划变动中的民族因素
民初约法会议研究
硃卷时空数据组织与管理研究
从自治到官治:清代乡约制度国家化现象研究
中央苏区时期与蒋经国“赣南新政”时期赣南农村建设比较研究
移风易俗:南京国民政府文化导向研究(1927-1937)
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及当代启示
民国时期婺源变乱及地方应对(1920-1930)
明代江西宰辅研究
秦汉“史”职研究
《唐开元四年(716)西州柳中县高宁乡籍》研究
宋代信息传播禁令研究
国民党组织运作问题研究(1927-1948)
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研究--以非对称依赖为视角
民国时期江宁与南京行政区划纷争研究(1927-1935)
金代考课制度研究--以文官为中心
战后初期国民政府对台湾民众心理建设研究(1945-1947)
严如熤与《洋防辑要》
伪满洲国经济警察制度研究
晚清徽州的善会善堂研究
北宋都水监研究
三危、黑水在何处:“三危西藏说”与清代以来学者对华夏边缘的重新认识
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青岛近代政区隶属问题研究(1897-1937)
孙中山晚年筹组“建国政府”问题研究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宣传渠道与方法研究
明代六科给事中制度及其现代启示--基于监察职能的考察
明代监察机制研究
元朝地方监察制度研究
北宋酒课区域统计与分析
西汉官学德育模式构建研究
孙中山党治思想研究
明至民国皖北地区行政区划变动研究
贞观吏治的行政学分析
金允植“属国自主”观的形成与实践(1881~1887)
明代河南地区水旱灾害与社会应对
清代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研究
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政治研究
南宋间谍问题探析
金代监察御史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