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文选·报任少卿书》研究--以版本考察为中心
元杂剧魂、梦现象的原型阐释
近十年(2009-2018)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品引进出版研究
语气隐喻人际意义的跨文化构建--以《三月十五日》的汉译为例
论《三言》中日常生活的现代性
萧伯纳戏剧人物论
三个版本《白雪公主》故事的比较研究
胡适《尝试集》与郭沫若《女神》比较
大众文学背景下阿库宁侦探小说《FM》研究
安妮·埃尔诺的耻辱写作
现代韩人上海旅行书写研究(1910-1937)
论沈从文1930年代的叙事散文文体实验--以《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为中心
《醒世姻缘传》的人物形象研究
新时期喀什汉语文学创作研究
贾平凹小说的悲剧意识
岑参边塞诗研究
李娟散文的生命书写研究
论李洱小说的荒诞艺术
三毛传记现象研究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刘海栖作品
吴敬梓尚“真”的美学思想研究--以《儒林外史》为中心
网络言情小说及其改编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黎锦明与革命文学的关系考察
论陈希我小说中的疾病书写
不老的上海:台湾作家笔下的新上海书写
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
张爱玲小说跨时空重绎现象研究
宋词本事中的词学观念研究
《洛神赋》研究--以版本考察为中心
殖民地台湾的朝鲜文化关注与纪游诗文研究--兼论两地的反殖书写
杜牧军事题材作品研究
论林那北小说的叙事艺术
光复初期台籍文人有关台湾文化重建的思考与实践--以杨云萍为中心
汪启疆海洋诗意象研究
稼轩词修辞艺术研究
20世纪20年代“革命文学”广告研究--以五个广告事件为例
柳青浩然农业合作化小说比较研究
论须一瓜小说的人性书写
李婴宁剧作论
潘耒诗文研究
唐宋闽地文学地理意象研究
雷切尔·卡森“海洋三部曲”的生态解读
从“中国趣味”到“中国印象”--以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中“苏州”表象为中心
迷失、追寻与成长:作为成长小说的《所罗门之歌》解读
米歇尔·梅耶问题学哲学基础上的戏剧观--以荒诞派戏剧《犀牛》为中心
“伪满洲国返迁者文学”比较研究--以安部公房《野兽们向往故乡》、清冈卓行《洋槐树下的大连》为中心
反犹太与否:伊迪丝·华顿对《欢乐之家》中西蒙·罗斯戴尔的刻画研究
索尔·贝娄小说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文主义批评的殿军--美国“纽约知识分子学派”文论评述
问题学视角下的法国穆斯林移民身份认同危机研究--析《卡迪巴》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