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佛教
--
佛教史
判摄与圆融--牟宗三天台判教思想研究
杨文会与中国佛教近代化探析
泰国佛教的政治化--从宗教礼仪、功能、习俗上分析
王安石与佛教关系研究
中国佛家与儒家孝道思想的比较研究
吉藏思想研究
我国佛教网站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班丹拉姆信仰文化研究--以安多隆务寺为例
汉魏西晋来华僧人考述
五至七世纪的吐鲁番家族与佛教
明初对甘青藏传佛教的管理--以碑刻资料为中心
巨赞法师及其“新佛教运动”
中古时期佛教平等观念的传播--以笔记小说为中心
老庄著作和巴利语佛经若干词的比较研究
域外华严思想向中国的传播
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
北宋禅宗思想史及其渊源
中国早期净土信仰研究--以梁《高僧传》为中心
明代峨眉山佛教述论--以明代峨眉山四僧为中心
破山海明禅师研究
中国佛教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
越南闽籍侨僧拙公和尚与十七、十八世纪中越佛教交流
唐五代宋初中印僧侣交往研究--以敦煌文书为中心
敦煌石窟早期密教状况研究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寺院研究
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
佛教的新罗化及其影响
韩国佛教本土化之管窥
中古寺院经济和佛教慈善事业
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
藏传佛教寺院僧侣制度与藏区生态环境--以民国甘南藏区为例
莲池思想研究
1931-1945年间中国汉传佛教界状况研究
金陵刻经处研究(1866-1966)
慧皎《高僧传》研究
法眼宗延寿佛教心性论及其实践观研究
新疆古代佛教由盛转衰的原因分析
两晋南北朝与唐代比丘尼僧团比较研究
略论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形成、发展及意义
韩愈反佛思想溯源--“惠民”的“有为之道”
当代台湾佛教与政治(1945-2004)
琉球佛教初探
《高僧传》研究
昙鸾净土思想研究
承接与超越--中国近现代佛学的现代性解读
论佛教在古代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论飞鸟时代佛教传入日本的诸条件
论慧远
儒士排佛思想探微--以著名排佛文献为例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