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前言 | 第12-22页 |
上篇:北宋禅宗思想的渊源 | 第22-81页 |
第一章 马祖道一"作用是性"说与玄沙师備对"昭昭靈靈"的批判——为了理解禅宗思想—— | 第22-42页 |
第一节 问题所在 | 第22-24页 |
第二节 马祖"作用是性"说与玄沙对"昭昭靈靈"的批判 | 第24-26页 |
第三节 马祖"见色便见心"的思想及其思想史背景 | 第26-34页 |
一、马祖"见色便见心"的思想 | 第26-27页 |
二、慧忠的"无情说法" | 第27-29页 |
三、马祖和荷澤神會思想的比较 | 第29-34页 |
第四节 玄沙对马祖思想的批判 | 第34-37页 |
第五节 朱熹对禅宗的批判与"作用是性"说 | 第37-39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39-42页 |
第二章 对马祖思想的各种反应 | 第42-66页 |
第一节 南泉普願 | 第42-50页 |
一、对语言的執著 | 第42-45页 |
二、"本来性"的世界 | 第45-48页 |
三、回归"现实性"世界 | 第48-50页 |
第二节 百丈懷海的三句思想 | 第50-55页 |
第三节 曹洞宗的思想 | 第55-64页 |
一、曹洞宗的起源与对马祖的态度 | 第55-58页 |
二、兩種自己 | 第58-61页 |
三、回互的思想 | 第61-64页 |
第四節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三章 三句考(一)——玄沙師備的三句綱宗—— | 第66-81页 |
第一節 引言——雪峰集團 | 第66-70页 |
第二節 玄沙師備的三句綱宗 | 第70-80页 |
一、第一句 | 第71-75页 |
二、第二句 | 第75-78页 |
三、第三句 | 第78-80页 |
第三節 小结 | 第80-81页 |
下篇:北宋禪宗的思想史 | 第81-184页 |
第四章 三句考(二)——薦福承古的三玄—— | 第81-98页 |
第一節 薦福承古生平简介 | 第81-83页 |
第二節 承古的三玄 | 第83-94页 |
一、體中玄 | 第84-87页 |
二、句中玄及其思想史背景 | 第87-92页 |
三、玄中玄 | 第92-94页 |
第三節 小结,以及承古三玄在宋代禪宗思想史上的意義 | 第94-98页 |
第五章 雲門文偃和宋初靈門宗 | 第98-119页 |
第一節 靈門文偃思想的兩個歸结 | 第98-113页 |
一、葛藤禪——"活句"的思想 | 第99-105页 |
二、無事禪 | 第105-113页 |
第二節 雲門、臨濟兩宗的交替 | 第113-119页 |
第六章 黄龍派的革新與對無事禪的批判 | 第119-146页 |
第一節 禪宗的综合與汾陽善昭等人的"博物學"倾向 | 第120-123页 |
第二節 黄龍派的革新——黄龍慧南的"平實禪" | 第123-126页 |
第三節 真淨克文的"無事禪批判"和東林常總的"照覺平實之旨" | 第126-137页 |
一、真淨克文的"無事禪批判" | 第126-130页 |
二、東林常總的"照覺平實之旨"與"無事禪批判" | 第130-135页 |
三、東林常總被抹殺的痕跡 | 第135-137页 |
第四節 "無事禪批判"與圜悟克勤 | 第137-144页 |
一、圜悟克勤曾經陷入"無事禅" | 第137-139页 |
二、圜悟在接受"無事禪批判"的基礎上,仍然重视"無事"的價值 | 第139-144页 |
第五節 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七章 公案禪的形成 | 第146-171页 |
第一節 公案的形成 | 第147-155页 |
一、舉话的開始 | 第147-149页 |
二、公案集的出现和话頭的公案化 | 第149-152页 |
三、拈颂對话頭的公案化所起的作用 | 第152-155页 |
第二節 公案的分類 | 第155-161页 |
第三節 臨濟宗楊岐派的公案禪 | 第161-170页 |
一、公案的进一步缩短 | 第161-164页 |
二、公案的平等化——以圜悟克勤爲中心 | 第164-170页 |
第四節 小结 | 第170-171页 |
第八章 圜悟克勤的顿悟渐修思想 | 第171-184页 |
第一節 顿悟渐修思想的渊源 | 第171-175页 |
第二節 圜悟克勤的顿悟渐修修證觀 | 第175-184页 |
一、宗密顿悟漸修思想對圜悟的影響以及宋代禅师對宗密思想的態度 | 第175-178页 |
二、圜悟顿悟漸修思想的特點 | 第178-181页 |
三、圜悟顿悟漸修思想的背景 | 第181-184页 |
结語 | 第184-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3页 |
作者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簡介 | 第193-195页 |
後記 | 第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