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佛教史论文

杨文会与中国佛教近代化探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选题意义第9页
   ·文献综述第9-11页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基本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中国佛教近代化之必要第12-17页
   ·近代化在世界范围内已是大势所趋第12页
   ·国际上佛教的近代化已经渐成风气第12-15页
     ·佛教的近代化第12-13页
     ·佛学研究的近代化第13-15页
   ·中国佛教发展到晚清业已衰败不堪第15-17页
     ·佛教界外部对中国佛教的威胁第15-16页
     ·中国佛教内部的积弊与时病第16-17页
第三章 杨文会引导佛教近代化之可能第17-24页
   ·中国佛教近代化之可能第17页
   ·杨文会引导佛教近代化的主观条件第17-21页
     ·杨文会的出使经历及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吸收第18-19页
     ·杨文会对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热心赞助,使其成为清末民主启蒙思想的前驱者之一第19-21页
   ·杨文会与国际佛教界的交流第21-24页
     ·杨文会与日本佛教界的交流第21-22页
     ·杨文会与其他国家佛教界的交流第22-24页
第四章 开佛教近代化风气之先第24-48页
   ·杨文会对传统佛教的批判,体现出新的时代特点第24-26页
   ·杨文会的新型佛教教育思想第26-32页
     ·杨文会新型佛教教育的目的第26页
     ·杨文会新型佛教教育的内容第26-28页
     ·杨文会新型佛教教育思想的其他方面第28-29页
     ·杨文会新型佛教教育的实践第29-32页
   ·杨文会佛学思想中的近代因素第32-42页
     ·杨文会佛学思想的出发点在“救世”第32-33页
     ·杨文会佛学思想中对主观能动性的强调第33-34页
     ·杨文会佛学思想中的圆融和平等意识第34-37页
     ·杨文会佛学思想中的理性因素第37-39页
     ·杨文会佛学思想的体系化特征第39-42页
   ·杨文会门下弟子对佛教近代化的贡献第42-48页
     ·欧阳渐居士与近代唯识学第43-44页
     ·太虚法师与人间佛教理念第44-48页
第五章 对杨文会的佛教近代化思想意义之评估第48-54页
   ·在理性与信仰的矛盾之间妥协第48-50页
   ·在中国化与世界化的矛盾之间探索第50-52页
   ·在个人身心安顿与民族救亡的矛盾之间统一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引用文献第55-5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62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沉水植物对浮游植物的化感效应研究
下一篇: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复杂性思维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