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近代文学(1840~1919年)
晚清民国四书学研究
康有为文化政治诗学研究
《中国新女界杂志》的文学创作研究--以燕斌为中心
周作人绍兴时期(1911-1917)阅读史与“人的文学”观念的建构
论陈季同的中国形象自塑
南社勃兴的社会学研究
近代姚倚云研究
“禁烟名臣”黄爵滋及其诗文创作研究
姚鹓雏初论
清末民初文人江瀚研究
黄远生的反思与忏悔
从“新文体”到“杂感文”--论晚清至“五四”报章论述文体的演变
马君武文学研究
高旭及其文学研究
维新派政论文学研究
梁启超文学思想研究
梁启超文学思想的矛盾性探微
战国策派对尼采学说的接受
吴庆坻及其诗文研究
汪宗沂及其文学研究
江人镜及其文学研究
吴昌硕及其诗文研究
庚子事变文学研究
台湾近代文人吴德功研究
王权及其诗文研究
1910年代中国叙事文本中的西方形象研究
民国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中的文学定义研究
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研究--以天主教文人和新教文人为中心(1868-1919)
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
章太炎晚年学术思想研究
南社诗人周实及其文学创作研究
晚清文人的文化心态与文学书写
蜩螗之悲与救国之思—朱铭盘其人其文
晚清民初文话的转型研究
潘钟瑞《香禅精舍集》研究
方廷楷及其文学批评著作研究
晚清白话报章与现代女性意识的萌芽(1898-1911)
“名”的危机与“文”的重建--刘师培前期文学思想研究(1903-1906)
刘尔炘研究
张裕钊诗文研究
中国近代文学的文体变革
论刘熙载书论中文学思想的渗透
宗教视野中的文学变革(1915-1919)--以《新青年》为中心
论梁启超“诗界革命”
1908-1922:从民族主义文学到“人的文学”--周作人文学思想的发生与演变
近代域外游记中的欧洲城市--以伦敦和巴黎为中心(1840-1911)
曾国藩文道观研究
晚清桂林梁氏家族文学研究
近代女作家单士厘研究
《四川公报·娱闲录》与成都民初文学的嬗变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