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诗人周实及其文学创作研究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绪论 | 第11-19页 |
| 一、周实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 二、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周实生平与南社活动 | 第19-35页 |
| 第一节 周实的生平 | 第19-25页 |
| 一、历史渊源与家庭影响 | 第19-22页 |
| 二、成长历程与求学经历 | 第22-25页 |
| 第二节 周实与南社 | 第25-35页 |
| 一、加入南社,投身革命 | 第26-28页 |
| 二、周实与《白门悲秋集》 | 第28-31页 |
| 三、“淮南社”与山阳光复 | 第31-35页 |
| 第二章 《无尽庵诗话》——周实的文学思想 | 第35-47页 |
| 第一节“尤贵因时,以觇世变” | 第35-37页 |
| 第二节 以气骨识见论诗 | 第37-40页 |
| 第三节“尊情说”与《尊情录》 | 第40-47页 |
| 第三章 周实诗歌研究 | 第47-83页 |
| 第一节 周实诗歌的思想主题 | 第47-74页 |
| 一、感时忧国,关注民生 | 第48-51页 |
| 二、反清反帝,呼唤革命 | 第51-58页 |
| 三、咏史凭吊,怀古抒情 | 第58-61页 |
| 四、酬赠唱和,咏物题画 | 第61-67页 |
| 五、写景咏怀,闺情爱情 | 第67-74页 |
| 第二节 周实诗歌的艺术成就 | 第74-83页 |
| 一、楚骚风流:浪漫的革命精神和战斗气息 | 第74-75页 |
| 二、宗法定庵:箫、剑、酒塑造“狂奴”形象 | 第75-77页 |
| 三、悲叹淋漓,凭气运篇 | 第77-79页 |
| 四、禅意佛心,缠绵悱恻 | 第79-81页 |
| 五、遣词造句,富于时代气息 | 第81-83页 |
| 第四章 周实的词曲创作 | 第83-93页 |
| 第一节 周实词曲的思想蕴涵 | 第83-88页 |
| 一、家国之恨,身世飘零 | 第83-85页 |
| 二、清明一梦,思念母亲 | 第85-86页 |
| 三、抒情咏物,闺情闺怨 | 第86-87页 |
| 四、惜时劝归,感怀兴亡 | 第87-88页 |
| 第二节 周实词曲的艺术特征 | 第88-93页 |
| 一、婉约凄凉,情感真挚 | 第88-90页 |
| 二、缠绵感伤,委曲缱绻 | 第90页 |
| 三、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 第90-93页 |
| 第五章 周实的散文创作 | 第93-101页 |
| 第一节 周实散文的题材内容 | 第93-96页 |
| 一、人物小传 | 第93-94页 |
| 二、游记散文 | 第94-95页 |
| 三、书信杂感 | 第95-96页 |
| 第二节 周实散文的写作特征 | 第96-101页 |
| 一、激扬浪漫,慷慨悲愤 | 第96-97页 |
| 二、言辞犀利,直面现实 | 第97-98页 |
| 三、感情真挚,形象鲜明 | 第98-99页 |
| 四、行文洒脱,楚骚遗风 | 第99-101页 |
| 结语 | 第101-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 后记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