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近代文学(1840~1919年)论文

庚子事变文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绪论第15-31页
    一、研究动机、对象与意义第15-17页
    二、相关研究文献探讨第17-27页
    三、研究方法、思路第27-31页
第一章 庚子事变文学创作背景综述第31-72页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第31-42页
    第二节 庚子国祸第42-54页
    第三节 嘉道以来经世思潮的勃兴与文学观念的变革第54-72页
第二章 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第72-108页
    第一节 庚子诗人与诗歌文献第72-83页
    第二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第83-95页
    第三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叙事艺术第95-108页
第三章 庚子事变时期诗人的心路历程第108-161页
    第一节 对外心态之转折——从求战到求和第108-126页
    第二节 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以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为例第126-142页
    第三节 “黍离麦秀孤臣泪”——乱世之中诗人的孤独心态第142-150页
    第四节 《<庚子纪念图>题词》蕴含的羞耻心态第150-161页
第四章 关于慈禧太后、珍妃的诗歌第161-182页
    第一节 “褒姒灭周天丧乱,离骚忧国语涕洟”——关于慈禧太后的诗第161-169页
    第二节 “堪怜一夕哀笳动,眢井长埋玉女魂”——关于珍妃的诗第169-182页
第五章 《庚子秋词》论第182-225页
    第一节 《庚子秋词》的作者概论第182-196页
    第二节 《庚子秋词》的“愁情”含蕴第196-210页
    第三节 《庚子秋词》的“沉郁”词风第210-225页
第六章 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戏曲研究第225-292页
    第一节 《邻女语》——封建末世社会的全景图画第225-237页
    第二节 《恨海》——历史灾难下普通个体悲剧命运的展现与反思第237-248页
    第三节 《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第248-261页
    第四节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孽海花续编》第261-268页
    第五节 《庚子国变弹词》——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的弹词第268-280页
    第六节 叙庚子事变的四部戏曲—《蜀鹃啼传奇》《武陵春传奇》《枯井泪杂剧》《燕支井》第280-292页
结语第292-297页
附录一: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第297-338页
参考文献第338-352页
致谢第352-3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353-35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354页

论文共3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
下一篇:“诸城十老”及其诗歌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