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绪论 | 第5-7页 |
第一章 稼轩风的内涵以及迦陵词产生的背景 | 第7-11页 |
第一节 稼轩风的实质和内涵 | 第7-8页 |
第二节 迦陵词产生的背景 | 第8-11页 |
第二章 陈维崧在理论上继承、发展了苏辛派传统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对词体的认识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对词的抒情功能的认识 | 第13-16页 |
第三章 陈维崧在创作上继承、发展了苏辛派传统 | 第16-32页 |
第一节 海涵地负的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繁富多样的艺术手法 | 第19-26页 |
第三节 “霸悍”的个性特色 | 第26-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