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 第1-7页 |
上篇 唐代流贬文人的地域分布 | 第7-21页 |
一、 西南地区的流贬文人分布 | 第11-14页 |
二、 江南地区的流贬文人分布 | 第14-18页 |
三、 山南淮南的流贬文人分布 | 第18-20页 |
四、 黄河流域的流贬文人分布 | 第20-21页 |
中篇 唐代流贬文人的时代变迁 | 第21-48页 |
一、 唐代前期的流贬文人 | 第21-34页 |
(一) 开国至高宗、武后朝的流贬文人 | 第22-27页 |
(二) 玄宗朝及安史之乱中的流贬文人 | 第27-34页 |
二、 唐代后期的流贬文人 | 第34-48页 |
(一) 永贞革新前后的流贬文人 | 第34-40页 |
(二) 牛李党争及其后的流贬文人 | 第40-48页 |
下篇 唐代流贬文人的创作心态 | 第48-63页 |
一、 奋发型流贬文人的创作心态 | 第49-52页 |
二、 执着型流贬文人的创作心态 | 第52-56页 |
三、 沉沦型流贬文人的创作心态 | 第56-60页 |
四、 解脱型流贬文人的创作心态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注释 | 第64-67页 |
参考书目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