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 第1-8页 |
第一章 接受的背景与动机 | 第8-18页 |
(一) 、 意欲存明代之史 | 第8-11页 |
(二) 、 文统的一脉相承 | 第11-14页 |
(三) 、 桐城文化的影响 | 第14-18页 |
第二章 文本的阐释与超越 | 第18-36页 |
(一) 、 太史公释名 | 第19-21页 |
(二) 、 人物品评 | 第21-25页 |
(三) 、 《货殖列传》的接受 | 第25-30页 |
(四) 、 理论的阐释与超越 | 第30-36页 |
第三章 创作的影响与局限 | 第36-50页 |
(一) 、 创作的影响 | 第36-45页 |
(二) 、 创作的局限 | 第45-50页 |
余论 | 第50-52页 |
注释及参考书目 | 第52-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