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楚辞》《山海经》神话比较研究
试论虚无主义思想对马致远文学创作的影响
颜延之与元嘉文学
杏花意象的文学研究
焦虑:20世纪40年代文学创作中的精神现象研究
莫言创作心理分析
历史与人生的交响--王蒙创作心理发展论
“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文体研究
《诗经》毛传、郑笺比较研究
论五四前后小说译作对创作的影响
近代翻译文学与中国小说的“现代性”--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考察
江南鱼稻文化的诗学研究
“猴玃抢妇”故事的源流及演变--兼论魏晋志怪中的“异类婚媾”故事
焦竑研究
夷齐故事及其文化意蕴新探
中国神话观念与中国古典悲剧精神
电子写作论略
漂泊的水手与最后的士大夫--沈从文汪曾祺比较研究
西王母神话传说研究
神秘主义:祛魅与复魅--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象之一种
儒家文化与新时期作家研究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论汉魏六朝之拟作
薛福成研究
转化传统的现代尝试--论五四时期胡适的文学观
梁实秋的伦理批评及其现代意义
新时期农民形象与现代性想象--以“农民进城”叙事为中心
从惯习与场域的角度探究--辜鸿铭英译儒经的动机与策略
不爱红装爱武装--“十七年文学”女性形象研究
精神还乡: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还乡主题”--以沈从文和张炜为中心
徜徉于出处之间--明代中叶吴中文人心态研究
汪琬诗文研究
东魏北齐文人心态研究
钱谦益《列朝诗集》的编纂学研究
从诗文看岳阳楼文学现象
张抗抗创作论
知识分子写作--杨绛创作论
价值的背离与意义的消解--以生态文艺学的眼光来看新写实主义文化现象
“地域化”走向的一种解读--论新时期文学生态意识的觉醒
精神烛照下的新都市人--精神生态批评与“70年代后”女性写作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
论1980年代启蒙文学之浮沉
1976-1986《北京文学》研究
介入与回应--大众文化语境下的90年代文学写作研究
魏晋南朝的琅琊王氏家族文学研究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之走向--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历史阐释
袁枚诗学思想述论
北宋经学与文学
论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人文精神”的失落
竹林七贤研究
上一页
[155]
[156]
[157]
[158]
[15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