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主义:祛魅与复魅--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象之一种
引言 缘起、研究现状及方 | 第1-11页 |
总论 | 第11-56页 |
第一章 神秘主义:艺术的伴侣 | 第11-22页 |
一、释义:神秘、神秘主义与神秘体验 | 第11-17页 |
二、神秘主义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 第17-22页 |
第二章 神秘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第22-56页 |
一、祛魅语境之形成 | 第23-32页 |
二、五四神秘主义思潮 | 第32-44页 |
三、新时期文学神秘主义的复魅 | 第44-56页 |
分论 | 第56-154页 |
第一章:移植来的神秘 | 第56-76页 |
一、现代神秘剧 | 第56-69页 |
二、初期象征诗派:陶醉在异国的熏香里 | 第69-76页 |
第二章 现代小说创作与祛魅使命 | 第76-96页 |
一、祛魅的激情:科学取代迷信 | 第76-80页 |
二、鲁迅的尴尬与周作人的宽容 | 第80-86页 |
三、沈从文的神秘转向 | 第86-96页 |
第三章 佛教徒的迷狂 | 第96-122页 |
一、许地山:迷狂的体验者 | 第96-101页 |
二、施蜇存:戏仿的祛魅者 | 第101-104页 |
三、叶灵风:猎艳的迷恋者 | 第104-107页 |
四、扎西达瓦:从祛魅到审美 | 第107-114页 |
五、张承志:激情的偏锋 | 第114-122页 |
第四章 复魅的文学世界 | 第122-154页 |
一、贾平凹及古典神秘主义 | 第122-132页 |
二、先锋小说:为叙事而神秘 | 第132-141页 |
三、女巫,还是祸水? | 第141-154页 |
结语 为审美而神秘 | 第154-156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156-159页 |
后记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