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新时期作家研究
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新时期: 儒家文化再认识再评价 | 第10-24页 |
第一节 儒家文化在新时期的际遇 | 第10-18页 |
第二节 儒家言说的“人”及其现代应用 | 第18-24页 |
第二章 士的精神与新时期作家精神走向 | 第24-36页 |
第一节 士的精神的凸显 | 第24-32页 |
第二节 士的精神的转化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士的精神的多层面追寻 | 第36-60页 |
第一节 宗璞: 精英文化的观照 | 第36-45页 |
第二节 陈忠实: 民间文化的视角 | 第45-50页 |
第三节 唐浩明: 历史文化的挖掘 | 第50-60页 |
第四章 道德意识与新时期作家 | 第60-76页 |
第一节 从维熙: 历史的道德化解释 | 第60-66页 |
第二节 王润滋: 社会转型期的义利之辩 | 第66-76页 |
第五章 中和意识与新时期作家 | 第76-116页 |
第一节 杨绛: 情感含蓄与大家气象 | 第76-85页 |
第二节 阿城: 语言节制与汉语写作之美 | 第85-94页 |
第三节 汪曾祺: 古典意境之美 | 第94-102页 |
第四节 张承志: 古典意境的现代转化 | 第102-107页 |
第五节 王蒙: 中庸之道的现代回应 | 第107-116页 |
结语 | 第116-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6页 |
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