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八股文与明清古文和诗歌
文化无产者“革命”——王朔论
“二宋” 研究
钟嵘与刘勰诗学观之比较--以钟嵘、刘勰的《楚辞》观为中心
今文《尚书》文学性研究
《刘子》文艺思想研究
90年代中国文化批评--在本土语境与他者话语下
当代文学类畅销书研究
古代婚姻、宴饮与音乐活动中的“礼”
李维桢诗学研究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关于新时期以来“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探讨
“二陆”与六朝文学
《韩诗外传》综论
穆时英论
论刘敞的思想与文学创作
跋涉在苦难尘间的生命书写者--萧红
审美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困境”探析
三苏史论初探
王安石与宋神宗暨王安石暮年境遇与心态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负心女”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张爱玲接受史论
佛教与宋前叙事文学的悼祭主题
瞿秋白文化思想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
老吏治狱 尔汝群物--论独具风格与内涵的钱氏“谈艺”
描写翻译学视角的晚清小说翻译研究
潘岳诔文的文学成就
六朝以前“物感”流变略论
再论八股文
周作人文学思想略论
苏曼殊文学论
租界文化与三十年代文学
“群”与“己”的嬗变--国民性思想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中、韩近代文学及文艺思想研究
突围与回归--文化碰撞与融合语境下的郁达夫
七月派与中国现代革命文学思潮
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
重读胡适
哀怨起骚人--屈原柳宗元比较研究
论苏轼的旷适人生
刘熙载《艺概》修辞论研究
新时期初期文学的“文革”因素探析
汉语言文学中的性别隐喻问题研究
建安与正始文人不同仕宦心态及其诗文
现代性视野中的东乡族当代文学研究
姜夔的文艺观及其创作实践
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论王安石的人格精神
试论萧氏父子的文学创作
从哲学到文学理论的发展转换--试论魏晋六朝“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
白衣骂座三升酒 红烛谈兵万树花--南社巨子高旭论
上一页
[156]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