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世界文学
“杨家将”创作与接受研究
试析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动物小说
中越文体视阈下的《金云翘传》与《翘传》
19世纪西方来华游历者视域中的中国形象--以游历文本为中心的考察
福楼拜与钱锺书小说“平庸性”批判比较研究
伊恩·麦克尤恩与余华作品的亚黑色幽默特色比较研究
厄纳斯特·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比较研究
布宁和沈从文的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鲁迅与大江健三郎作品中故乡书写的比较研究
柔石与小林多喜二作品中苦难者形象比较研究
林语堂和辛格捍卫民族文化的创作之比较
19世纪以来英美文学中的暗黑婚姻之比较研究
芥川龙之介与鲁迅文学创作中人性主题比较研究
白先勇与三岛由纪夫的文学审美特征比较
雷蒙德·卡弗影响下的村上春树的创作
安部公房与卡夫卡创作特色比较研究
中美20世纪小说中“白痴叙述者”的比较研究
儒勒·凡尔纳与刘慈欣创作特色比较研究
米兰·昆德拉与张贤亮小说“性政治”主题比较研究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与铁凝小说中“审母”主题比较研究
反叛精神·生命意识·现代主义--穆旦与西方五诗人创作比较研究
契弗短篇小说与钱钟书《围城》中人物所面对的精神危机之比较研究
《狼图腾》与《白牙》之比较研究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话语策略
《诗经》与《万叶集》中的植物意象论考--以“葛”为例
蒙古·日本的宇宙和人类起源神话比较研究
解析现代文学语境下巴别塔的主题形象--以作品《城徽》、《巴别》为例
希伯来创世神话的宗教文化意蕴
13-14世纪蒙古游记中东西方眼中的蒙古人形象比较研究
云南彝族与大和民族的古代女性崇拜比较研究--以《梅葛》和《古事记》为中心
蒙古国现代文学在中国(1991-2000)
《江格尔》赞颂研究
关于大江健三郎文学与莫言文学中怪诞表现的比较研究--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与《丰乳肥臀》为例
《江格尔》与《卡勒瓦拉》比较研究
中亚东干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印度古代故事文学与哈萨克民间故事关系研究
东干文学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研究
蒙古民间文学与因纽特民间文学中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基于神话文本的结构与母题
海洋小说中的幸存、宗教和自然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老人与海》的主题研究
横光利-の『上海』と穆時英の後期作品との比较研究--異文化の交錯空間
《1984》与《使女的故事》中压迫和反抗主题的比较研究
Women Fighting Fate in Turbulent Times A Compat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Heroines in Gone with the Wind and Red Sorghum
黄遵宪·梁启超的诗论以及短歌改良·革新论的比较研究--以素材、形式和精神的分析为中心
美加五部小说中熊意象的伦理阐释
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
西方自传中的创伤叙事
二十世纪华文文学同性恋题材的身份认同与隐喻书写
论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的抗战书写
屈赋中的神话人物角色与《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神话人物角色比较
《边城》中“水意象”与《熊》中“树意象”:生态视野下的原乡情结对比研究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