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研究来源——“巴别代” | 第7页 |
(二) 巴别塔现代文学形象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1. 造成巴别塔解读困难的原因 | 第7-8页 |
2. 巴别塔形象的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三) 研究意义和目的——巴别塔的启示 | 第11-12页 |
一、 浅析三种语境下《圣经·巴别塔》中巴别塔的形象 | 第12-17页 |
(一) 巴比伦语境——神之门 | 第12-14页 |
(二) 犹太语境——骄傲之罪 | 第14-15页 |
(三) 基督教语境——救赎 | 第15-17页 |
二、卡夫卡的“巴别塔” | 第17-25页 |
(一) 卡夫卡短篇小说《城徽》 | 第17-18页 |
(二) 《城徽》中的巴别塔 | 第18-22页 |
1. 《圣经》中巴别塔的同一与差异的悖反性 | 第18-19页 |
2. 《城徽》中巴别塔的同一与差异的悖反性 | 第19-20页 |
3. 卡夫卡的“权力欲望”解析 | 第20-22页 |
(三) 《城徽》中追寻知识的悲剧体现 | 第22-25页 |
1. “重建巴别塔” | 第22-23页 |
2. 知识——骄傲 | 第23页 |
3. 知识——上帝 | 第23-25页 |
三、安德森的《巴别》 | 第25-33页 |
(一) 《巴别》中多种思想的体现 | 第25-27页 |
1. 《巴别》中宗教神学与科学思想的体现 | 第25-26页 |
2. 个人主义的代表者宁录 | 第26-27页 |
(二) 《巴别》中巴别塔的建立 | 第27-29页 |
1. 建造巴别塔 | 第27-28页 |
2. 建造巴别塔的结局 | 第28-29页 |
3. 《巴别》中巴别塔的主题形象 | 第29页 |
(三) 个人主义的悲剧 | 第29-33页 |
1. 《巴别》中安德森的哲学思想 | 第29-30页 |
2. 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 | 第30-31页 |
3. 追寻“上帝”之路 | 第31-33页 |
四、人与上帝 | 第33-38页 |
(一) “重建巴别塔” | 第34页 |
(二) 人与上帝的关系 | 第34-38页 |
1. 人与机器上帝、金钱上帝、物质上帝的悲剧冲突 | 第35-36页 |
2. 人与自身本能欲望上帝的悲剧冲突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