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麦克尤恩与余华作品的亚黑色幽默特色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0.1 何为黑色幽默与亚黑色幽默 | 第9-10页 |
| 0.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0.4 创新点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 伊恩·麦克尤恩与余华亚黑色幽默特点相似的根由 | 第13-18页 |
| 1.1 相似的个人经历 | 第14-15页 |
| 1.2 相似的创作背景 | 第15-18页 |
| 2 伊恩·麦克尤恩与余华亚黑色幽默作品内容的异同 | 第18-26页 |
| 2.1 二者都具有亚黑色幽默的特点 | 第18-19页 |
| 2.2 麦克尤恩冷峻的英伦式亚黑色幽默 | 第19-23页 |
| 2.3 余华温情的中国式亚黑色幽默 | 第23-26页 |
| 3 伊恩·麦克尤恩与余华亚黑色幽默人物的异同 | 第26-32页 |
| 3.1 二者都塑造出反文化形象 | 第26-27页 |
| 3.2 迈克尔·别尔德“精英阶层”的反文化形象 | 第27-29页 |
| 3.3 李光头“平民阶层”的反文化形象 | 第29-32页 |
| 4 伊恩·麦克尤恩与余华亚黑色幽默表达技巧的异同 | 第32-43页 |
| 4.1 二者亚黑色幽默技巧的相同之处 | 第32-36页 |
| 4.1.1 比喻运用的讽刺效果 | 第32-33页 |
| 4.1.2 不可靠叙述的荒诞效果 | 第33-36页 |
| 4.2 二者在打破语言秩序方面的不同之处 | 第36-43页 |
| 4.2.1 《星期六》:叙述时距中的亚黑色幽默 | 第36-39页 |
| 4.2.2 《许三观卖血记》:重复中的亚黑色幽默 | 第39-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