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世界文学
亚里士多德与李渔喜剧理论比较
村上春树与金英夏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以后现代主义倾向为中心
铁凝与樋口一叶作品中女性形象之比较
三个文本中的马克·扎克伯格:信息时代的传记文学
中国鲁迅《祝福》与越南吴必素《熄灯》对比研究
韩中梦幻小说中出仕观的比较研究
与谢野晶子与周作人的女性观
张贤亮与帕斯捷尔纳克作品中的政治反思比较研究
荒岛小说叙事伦理演变研究
时空维度之下的“人”与“神”—20世纪初中日自然主义思潮发展迥异的原因比较
厄普代克与村上春树笔下人物的生存镜像比较
焦虑—文学创作活动中的重要驱动力
“文氣說”與朝鮮半島的文學理論與實踐
科学选择的伦理思考--克隆人科幻小说研究
间岛移民题材小说群对历史再现研究--以《北间岛》、《苦难的年代》、《泪洒豆满江》为中心
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比较研究
对比伍尔夫极端女性主义思想与沃克的妇女主义
试论阎连科对卡夫卡小说的接受与改写
大江千里的《句题和歌》对白居易诗歌的传承与变容
英俄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鞑靼人形象
《列王纪》与《伊利亚特》比较研究
中国南方民族神话与希腊神话的性别原型比较--以苗、壮、彝族神话及古希腊神话的比较为例
川端康成《雪国》与莫言《白狗秋千架》中自然描写的比较研究
《金色夜叉》与《呼啸山庄》爱情复仇主题的对比研究
“欧战”论述与“1910年代”中韩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以《东方杂志》、《每日申报》和《学之光》为中心
上海书写与“半殖民”现代性--以中韩日作品为中心(1919-1937)
男权社会下的婚恋悲剧—《金粉世家》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研究
赛珍珠和叶紫土地书写比较研究
中日七夕传说的比较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观照下的中英古典诗歌研究
《福》与《鲁滨逊漂流记》的互文性研究
女性视角下的《雅歌》意象建构研究
《荷马史诗》与《搜神记》神鬼形象比较研究
朝鲜族作家朴善锡与韩国作家李文求文学中的“恨”情结比较研究
中韩左翼文学比较研究--以左联和卡普为中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下张爱玲与菲茨杰拉德作品的比较研究
金史良与埃德加·斯诺的中国革命根据地纪行文比较研究--以金史良的《驽马万里》与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为中心
苏童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以人物形象透视为中心
叙事学角度下爱丽丝·门罗与丁玲作品的阴性书写比较
马克思女性主义视角下苔丝和尤三姐悲剧成因比较研究
《好色一代男》与《十日谈》性爱描写之比较
郭沬若早期文学对谷崎润一郎文学的接受研究
新移民文学婚恋题材小说论
透视“情妇”的“自我困境”—嘉莉和郭海藻的比较研究
论20世纪英语科幻小说中的“人机共生”题材
孔枝泳的《像犀牛角一样只身前行》与王海鸰的《中国式离婚》中女性意识比较研究
推理小说的审美特征研究
追求独立的女性--斯嘉丽和丹妮女性意识比较研究
以两则童话的演变看地理环境对于文学的影响
异域的光辉下—王家新与外国文学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