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各种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
根虫瘟霉转寄主菌株侵染力增强的免疫及生化机制
球孢白僵菌与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桃蚜的互作效应评价及其规范技术体系
蜡蚧轮枝孢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温室桃蚜的研究
木霉的离子束注入的诱变筛选及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对作物具有促生和防病作用的细菌组合的筛选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le1和cry8基因的研究
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最适条件及寄生机理的初步研究
嗜线虫致病杆菌CB6菌株杀虫活性相关分子机制
潜蝇姬小蜂的生物学和对植物挥发物的趋性研究
昆虫病原真菌降解寄主体壁酶基因的克隆及球孢白僵菌高毒力重组菌株的获得
一种新的球孢白僵菌内切几丁质酶的纯化和抗血清的制备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附着胞形成的理化因子研究
嗜线虫致病杆菌CB6菌株杀虫蛋白的活性及其分离纯化
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防病促生作用的研究
生防菌Bacillus cereus ANTI-8098A对青枯雷尔氏菌微生态致弱机理的研究
蜡蚧轮枝菌毒素及其对烟粉虱种群控制作用的研究
Bt制剂—小菜娥—菜娥绒茧蜂相互关系的研究
茧蜂分子系统学初步研究
啊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黔下盾螨和菅原毛绥螨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
福建省根结线虫食线虫菌物多样性
平腹小蜂在人工卵上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触角超微结构观察
拮抗菌B1、B2定殖动态、16S rDNA序列分析及其对两种土传真菌病害的抑菌效果研究
拮抗链霉菌Men-myco-93-63分类学鉴定及其几丁质酶基因研究
海南寄生性天敌对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生态基础研究
棉铃虫齿唇姬蜂生物学研究
海洋微生物抗稻瘟菌(Pyricularia grisea)活性菌株的筛选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HB310-59菌株杀虫活性的研究
龟纹瓢虫感、趋光机制的研究
高毒力苏云金杆菌菌株的筛选及cry2Ab基因的克隆
昆虫病原线虫对两种硬蜱的致病力与侵染机理
抗生素产生菌024菌株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
寄生蜂形态特征和28SrDNA序列与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
化合物对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增效作用的研究
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组织培养及抗烟草花叶病利用初探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Ie1末端缺失蛋白的研究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机制的研究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朝鲜株的部分基因组克隆载体的构建与序列分析
重组苏云金芽胞杆菌WG-001环境安全性分析
高毒力Bt菌株筛选及其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克隆株DNA片段的克隆
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感染对宿主细胞周期和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
盾壳霉真菌病毒(CmRV)基因组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VHA273原毒株及其克隆株的比较研究以及原毒株几丁质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抑制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PCR-RFLP鉴定苏云金芽孢杆菌cryl型基因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功能研究
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bro基因的研究
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HaSNPV)感染宿主的病理过程及cathepsin基因的研究
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的生物系统学研究(膜翅目:茧蜂科:小腹茧蜂亚科)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