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绪论 | 第14-28页 |
第一章 青田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 | 第28-56页 |
第一节 青田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 | 第28-41页 |
一、 平原面积狭小,低山丘陵广布,呈“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貌 | 第28-31页 |
二、 耕地面积小而土质贫,物产种类多而产量少,环境承载力弱 | 第31-35页 |
三、 灾荒频仍,自救能力差,人类生存困难 | 第35-41页 |
第二节 青田的人文社会环境 | 第41-54页 |
一、 特有物产引导下的精湛石雕工艺 | 第41-44页 |
二、 山地、海洋因素影响下的重商文化 | 第44-47页 |
三、 悠久的迁移传统和便利航运交通作用下的移民意识 | 第47-49页 |
四、 浓厚地域文化熏陶下的县人性格 | 第49-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二章 出国谋生的基本状况 | 第56-86页 |
第一节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方式 | 第56-66页 |
一、 华工应招出国 | 第56-63页 |
二、 自由出国 | 第63-66页 |
第二节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路径和途径 | 第66-74页 |
一、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路径 | 第66-70页 |
二、 青田人出国谋生的基本途径 | 第70-74页 |
第三节 青田人在海外的分布及特点 | 第74-85页 |
一、 青田人在海外的分布 | 第74-77页 |
二、 青田华侨在海外分布的特点 | 第77-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三章 出国谋生的群体结构状况 | 第86-108页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 第86-91页 |
一、 青田华侨的性别结构 | 第86-87页 |
二、 青田华侨的年龄结构 | 第87-91页 |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知识结构 | 第91-97页 |
一、 青田华侨的文化程度 | 第92-95页 |
二、 青田华侨以专业技能为代表的综合素质 | 第95-97页 |
第三节 青田华侨的职业结构 | 第97-107页 |
一、 民国时期全国华侨的整体职业状况 | 第97-100页 |
二、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出国前的职业状况 | 第100-101页 |
三、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的海外职业状况 | 第101-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四章 青田华侨的经济活动 | 第108-132页 |
第一节 青田石雕与赛会经济 | 第108-114页 |
一、 青田石雕与其国内的商品化 | 第108-109页 |
二、 青田石雕商品化的国外初步延伸 | 第109-110页 |
三、 赛会经济—青田石雕在国外的进一步商品化 | 第110-114页 |
第二节 拎卖与做工的苦力型经济 | 第114-123页 |
一、 独具特色的青田“拎卖业” | 第114-118页 |
二、 艰苦的苦力型务工 | 第118-123页 |
第三节 华侨经济的多元化 | 第123-130页 |
一、 青田华侨商业贸易的多元化 | 第123-125页 |
二、 青田华侨服务业形式的多元化 | 第125-126页 |
三、 青田华侨中餐馆的异军突起 | 第126-127页 |
四、 工厂加工行业的崭露头角 | 第127-130页 |
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五章 青田华侨的物质生活 | 第132-150页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收入与衣食消费 | 第132-142页 |
一、 青田华侨的收入情况 | 第132-134页 |
二、 青田华侨的支出、消费情况 | 第134-142页 |
第二节 艰苦的居住环境 | 第142-149页 |
一、 行商小贩的居住条件 | 第142-145页 |
二、 青田华工的居住条件 | 第145-147页 |
三、 青田海员的居住条件 | 第147-149页 |
小结 | 第149-150页 |
第六章 青田华侨的精神及婚姻生活 | 第150-168页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精神生活 | 第150-157页 |
一、 以侨团为平台的精神娱乐活动 | 第150-153页 |
二、 侨团以外青田华侨的精神娱乐生活 | 第153-156页 |
三、 青田华侨精神生活的特点 | 第156-157页 |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婚姻生活 | 第157-166页 |
一、 青田华侨的本土婚姻生活 | 第157-159页 |
二、 青田华侨的异国婚姻生活 | 第159-164页 |
三、 青田华侨婚姻生活的评述 | 第164-166页 |
小结 | 第166-168页 |
第七章 青田华侨的社会存在 | 第168-194页 |
第一节 青田华侨的群体存在 | 第168-174页 |
一、 青田华侨的单身流浪生活 | 第168-172页 |
二、 青田华侨的群体聚居生活 | 第172-174页 |
第二节 边缘化的侨居国社会存在 | 第174-185页 |
一、 侨居国政治、经济因素制约着青田华侨的生存空间 | 第175-179页 |
二、 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的巨大反差阻碍着青田人融入欧洲社会 | 第179-181页 |
三、 青田华侨自身素质也限制了对欧洲社会的融入 | 第181-184页 |
四、 良性互动的萌芽 | 第184-185页 |
第三节 侨乡情结与国家意识 | 第185-192页 |
一、 连锁出国与侨乡的形成 | 第185-187页 |
二、 衣锦还乡与侨乡消费 | 第187-189页 |
三、 特殊时代下国家意识的升华 | 第189-192页 |
小结 | 第192-194页 |
第八章 青田华侨参加的海外社团组织 | 第194-218页 |
第一节 海外社团组织产生的原因及类型 | 第194-203页 |
一、 海外社团组织产生的原因 | 第194-201页 |
二、 海外社团组织的类型 | 第201-203页 |
第二节 青田华侨的海外社团组织概况 | 第203-216页 |
一、 九一八事变前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 第204-209页 |
二、 抗日战争时期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 第209-212页 |
三、 抗日战争结束后青田华侨的社团组织 | 第212-213页 |
四、 海外社团组织的社会功用与价值 | 第213-216页 |
小结 | 第216-218页 |
结论 | 第218-2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20-242页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42-244页 |
后记 | 第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