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术:民国社区研究传统考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问道:“道”之孤寂与“术”之忧思 | 第8-13页 |
(一) 追忆逝水之“道” | 第8-9页 |
1、“道”陨之孤寂 | 第8页 |
2、“术”乏之忧思 | 第8-9页 |
(二) 寻“道”之意义 | 第9-11页 |
1、立本生道:社会学的中国化 | 第10-11页 |
2、饮水思源:重拾消逝之“道” | 第11页 |
(三) “道”与“术”的视角 | 第11-13页 |
二、启道:民国社区研究之历史业景 | 第13-19页 |
(一) 现代性之迷思:社会剧变 | 第13-15页 |
(二) 道德重建:群学初现 | 第15-16页 |
(三) 道术之争:科玄论战 | 第16-17页 |
(四) 推陈出新:本位文化建设 | 第17-19页 |
三、生道:民国社会学如何可能 | 第19-39页 |
(一) 国家与社会:从“民智”到“民治”之道 | 第19-23页 |
1、重塑旧民:教育救国 | 第19-20页 |
2、乡村复兴:开拓村治之道 | 第20-23页 |
(二) 开启“都市意识”:都市工业化之道 | 第23-24页 |
(三) 思忖城乡关系:探索相成之道 | 第24-25页 |
(四) 中国“道统”下的社会事实 | 第25-39页 |
1、社会事实之揭示:社会学社区调查之起 | 第25-29页 |
2、社会事实之理解:人类学社区研究之兴 | 第29-39页 |
四、承道与继业 | 第39-42页 |
(一) 以史为鉴,现实关怀 | 第39-40页 |
(二) 道为先,亦固术 | 第40-41页 |
(三) “道”与“术”之思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