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 第9-17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国思潮论争的一般概述 | 第17-27页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认识 | 第17-19页 |
二 民国时期思潮论战的基本概况 | 第19-22页 |
三 民国重要思潮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概览 | 第22-27页 |
第二章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27-33页 |
一 “问题与主义”之争 | 第27-29页 |
二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第29-33页 |
第三章 社会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33-37页 |
一 社会主义论战 | 第33-34页 |
二 社会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第34-37页 |
第四章 东西方文化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37-41页 |
一 东西文化论战 | 第37-38页 |
二 东西文化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第38-41页 |
第五章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41-45页 |
一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 第41页 |
二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第41-45页 |
(一)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深入探讨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 第41-44页 |
(二)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第44-45页 |
第六章 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45-54页 |
一 三民主义论战的经过与涉及的基本问题 | 第45-47页 |
(一) 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之争 | 第45-46页 |
(二) “中国之命运”之争 | 第46-47页 |
二 三民主义论战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 | 第47-51页 |
(一) 论战客观上要求树立新的理论旗帜 | 第48页 |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展开 | 第48-51页 |
三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 | 第51-54页 |
第七章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 第54-58页 |
一 民国时期思潮论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 | 第54-55页 |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应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原则,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向前发展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