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
合作化时期“后进社”的两次政治动员策略研究--以山东省中山字河村合作化时期农民口述史为据
从植入到再植入:国家对中农主导型村庄的阶级建构--基于四川广安Y村的口述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1949-1966)
“脱草根”:合作化时期社队干部精英产生路径研究--以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口述史资料为据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研究
改革开放初期陈云经济思想及评价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研究
建国初期中共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农业发展思想研究
中共八大路线形成及中断的原因研究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研究(1982—1992)
新中国成立以来胡乔木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
改造时期党对手工业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研究(1949-1956)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中共对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策变迁研究
“大跃进”发动的国际因素探析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
建国初期上海郊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建国初期中共对海外归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国共产党对河南教育的接管和改造(1948-1952)
建国初期党转变民众疑苏亲美情绪工作研究--基于上海市民情况的分析(1949-1956)
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取缔上海会道门斗争的研究
“两个务必”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改造及基本经验研究
湖南省宜章县“大跃进”运动研究
华国锋与“两个凡是”(1976~1978)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援藏工作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1978-1982年)
建国初期东北工业基地建设研究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发展历程探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和经验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
试论大跃进运动中的统计工作大跃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49-1956)
1956—1966年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研究
浙江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乡村社会变革
毛泽东刘少奇对“四清”运动的思想认识异同之比较
2000年以来国共两党关系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意识研究
新中国的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实现(1949-1956)
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共同富裕的探索及意义
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建设创新研究
中国共产党文化软实力思想的历史考察及其现实观照
后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变—人权的视角
建国初期广州市工矿企业民主改革运动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