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青岛社会犯罪研究(1937-1945)
论伪满警察机构沿革与特点
抗战时期贵州保甲制度研究
万家岭战役研究
翁文灏西南开发思想与实践述评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企业内迁研究
1937年江阴保卫战研究
陕西省临时参议会研究(1939-1945)
伪满洲国奴化教育中的记忆侵略
抗战期间沁源围困战研究
抗战时期陕西役政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境内朝鲜人武装队伍的活动及其归宿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研究
蒋介石与1938年国民党“临全大会”研究
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军粮问题探析(1937-1945)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香港的文化统制
抗战时期陕西粮食增产研究--以陕西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为中心
1937年通州事件研究
全面抗战前后大学生暑期服务农村的活动研究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国统区的乡村动员研究
抗战歌曲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
《救亡日报》的抗战宣传研究
蒋经国的赣南“抗战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以《正气日报》为中心
抗战时期妇女新生活运动研究--以《中央日报·妇女新运周刊》为中心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妇女运动探析
国难背景下的修学旅行--新安旅行团研究(1935-1945)
伪满“治安肃正”研究
日伪统治时期东北村屯特殊形态:铁道爱护村研究(1933-1945年)
滇西抗战中国民政府的社会动员研究
竹沟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工作研究(1938.1-1939.11)
军统上海抗日锄奸活动研究--以1939年为中心
抗战时期重庆市民众教育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荣誉军人的优抚政策研究
抗日时期湖南新县制建设研究
一九三七年广德抗日战斗的遗址考证与历史评价
战时儿童保育院中的难童生活
上海国际救济会研究
抗战时期云南省妇女运动委员会研究
抗战时期天水地区交通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汉奸的惩治--以天津地区为中心的研究
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难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潘汉年情报工作研究
《浙江潮》对动员民众参加抗战的分析
抗日战争时期陕西国民兵团研究--以咸阳县为例
抗战时期沦陷区知识分子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
日伪时期的山东留日学生研究
江桥抗战新论
抗战时期四川省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研究
全面抗战时期的抗战诗歌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