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潘汉年情报工作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选题目的第8-9页
    1.3 选题意义第9-10页
        1.3.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3.2 现实意义第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5 创新点第11-12页
    1.6 研究内容第12页
    1.7 研究难点与不足第12-13页
2 中共情报组织发展概述及潘汉年简介第13-18页
    2.1 情报第13页
    2.2 中共情报组织发展概述第13-14页
    2.3 潘汉年简介第14-18页
        2.3.1 早期潘汉年第14-15页
        2.3.2 土地革命时期的潘汉年第15-16页
        2.3.3 抗日战争时期及之后的情况第16-18页
3 抗日战争时期潘汉年情报组织活动第18-30页
    3.1 抗日战争时期潘汉年情报组织工作概述第18-19页
    3.2 搜集情报第19-26页
        3.2.1 策反及收买汪伪高官第19-22页
        3.2.2 打入日本与日伪情报机关搜集情报第22-25页
        3.2.3 统战社会上层爱国人士搜集情报第25-26页
    3.3 传递情报第26-30页
        3.3.1 通过地下交通线传递情报第26-28页
        3.3.2 通过无线电传递情报第28-30页
4 潘汉年情报组织工作的特点第30-36页
    4.1 隐蔽性第30-31页
    4.2 长远性第31-32页
    4.3 灵活性第32页
    4.4 复杂性第32-33页
    4.5 单向性第33-34页
    4.6 危险性第34-36页
5 潘汉年情报组织取得的成绩第36-43页
    5.1 对外打击法西斯主义第36-40页
        5.1.1 揭露“远东慕尼黑”阴谋第36-37页
        5.1.2 获取“苏德战争一触即发”情报第37-38页
        5.1.3 获取日本“南进”及偷袭珍珠港情报第38-40页
    5.2 对内保存抗日力量第40-43页
        5.2.1 获取日伪“清乡”计划第40-41页
        5.2.2 揭露国民党与汪伪高层勾结内幕第41-43页
6 结论第43-46页
    6.1 总结第43-44页
    6.2 对现代情报工作的启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8-49页
致谢第49-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殷士儋研究
下一篇:日本中国驻屯军对华调查及评述(1923-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