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7-10页 |
一、日伪时期山东留日学生的历史考察 | 第10-17页 |
(一)人数统计 | 第10-13页 |
(二)原因综述 | 第13-15页 |
(三)特点分析 | 第15-17页 |
二、鲁籍留日生与抗日救亡运动 | 第17-19页 |
(一)在日求学时的反日爱国活动 | 第17-18页 |
(二)鲁籍留日生的抗日救国活动 | 第18-19页 |
1、留日学生训练班中的鲁籍留日生 | 第18-19页 |
2、支持中共抗日,反对日伪破坏 | 第19页 |
三、鲁籍留日生与伪职人员 | 第19-20页 |
四、抗战胜利后鲁籍留日生的归宿及贡献 | 第20-30页 |
(一)鲁籍留日生与山东的民主政治 | 第21-24页 |
1、鲁籍留日生与收复区反甄审运动 | 第21-23页 |
2、新中国时期重要的民主力量 | 第23页 |
3、政治斗争中的鲁籍留日生 | 第23-24页 |
(二)鲁籍留日生与“一五计划” | 第24页 |
(三)鲁籍留日生与山东文教事业的发展 | 第24-27页 |
1、活跃于文艺界的鲁籍留日生 | 第24-26页 |
2、鲁籍留日生与战后教育重建 | 第26-27页 |
(四)鲁籍留日生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 第27-30页 |
1、各类科技专家 | 第27-28页 |
2、医药领域的带头人 | 第28-29页 |
3、农、工领域的卓越人才 | 第29-30页 |
结语:战时求学异邦,并非日伪奴才:应当给予公允评判 | 第30-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1:日伪时期鲁籍留日学生一览表 | 第36-58页 |
附录 2:日伪时期鲁籍留日生小传 | 第58-63页 |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