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论战时体制下日本对东北战争资源的掠夺(1941-1945年)
伪满保甲制度研究--以哈尔滨地区为例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现代化研究
1935至1940年河南省的禁烟运动研究
试论三民主义青年团
日伪在河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研究
论抗战时期的美中经济关系(1937.7-1945)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冀南八路军对游杂武装的改编
日本毒化河北实态研究(1937~1945)
新亚细亚学会与抗战时期的边疆研究
论黄桥战役与我党军事反顽斗争策略的形成
抗战时期国统区农贷研究
皖南事变严重损失的原因分析
试论抗战胜利前后国共两党的几次论战--以《中央日报》和《解放日报》为中心
1945-1946年宪政语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妥协研究
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研究
1943年上海浦东区清洁纠纷研究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粮食安全
1940-1946年中国共产党对政治民主的追求与探索
民众动员与晋冀鲁豫边区社会经济变迁(1941-1945年)
国民政府战时贸易统制政策研究
日伪时期东北朝鲜族“集团部落”研究
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研究(1931-1941)
伪满协和会研究
抗战时期《扫荡报》(桂林版)战争动员议题研究
日本军票研究
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文化城的抗战动员工作研究
抗日战争前期苏联对华军事援助(1937-1941年)
近代大连日本殖民教育问题研究(1905-1945)
邓子恢对华中敌后抗战的贡献研究
薄一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研究
抗战期间西方记者在华活动研究
抗战时期泰和市政建设与管理研究(1939-1944)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时期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满映”与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侵略
国共两党抗战纲领比较研究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评析
抗战时期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探析
昭和制钢所中国劳工状况探析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研究
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述论--以山西地区为例
试析阎锡山“兵农合一”制度
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村选工作研究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研究
中共冀鲁豫边区救灾事业研究
抗日根据地人权建设研究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灾救荒研究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研究--以陕甘宁边区为例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兵役制度下的“拉壮丁”--以四川为中心的考察
1933-1939年中国官方媒体中的德国形象研究--以《中央日报》为例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