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抗战时期的中国对外交通生命线
抗战前后中国共产党对龙云统战工作研究
吴忠信与近代藏事
抗战前10年河北省仓储制度研究
试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及其历史作用
统一战线政策下开明士绅与华北抗日根据地建设探析
日伪华北劳工协会罪恶述论
伪新民会宣传教化活动研究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边区参议会
1937年至1940年河北敌后战场国共关系初探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问题研究
华北沦陷区县级伪政权研究
华北沦陷区省级伪政权殖民统治研究
华北沦陷区道级伪政权研究
山东滨海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研究
晋冀鲁豫边区工人抗日民主活动述论
晋察冀边区集市研究
1945-1949年河北省国统区难民问题研究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邓子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研究
抗战时期贵州的灾荒赈济--以积谷为中心的考察
抗战时期“驼峰”航线与美国援华物资的营运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粮食危机及其解决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邮政发展初步研究
抗战时期重庆抗日军人家属优待政策与实施研究
“期成宪草”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述论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
河南三青团对共产党的政策(1939-1947)
抗战时期毛泽东对美态度演变历程初探
试论冀东地区朝鲜民族抗日英雄周文彬
从慰安妇问题管窥日本文化
满铁对中国东北的文化侵略
抗战时期人口内迁与四川社会发展
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视察团研究
伪满中央满系官员群体述略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外交政策比较研究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与东北抗日联军关系研究
抗日根据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试析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及其影响
人民战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外国记者的认识和结论
伪满洲国政权与日本的关系
抗日时期宋美龄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华中抗日根据地缉私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食征收述论
抗战时期国统区粮食供给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食管理体制探析
华北抗日根据地缉私研究
抗战时期外地、外籍文化人士在桂林的新闻活动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